研究生硕士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三批)

时间:2024-11-20 03:27:41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成立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建校之初,  是办学历史最为悠久 、  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学院,  在72年的风雨历程中
形成了重视教学 、  崇尚科学 、  求真务实 、追求卓越的良好风尚 。学院名师荟萃,  人才辈出,  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  共有博士
生导师139人 、硕士生导师169人,包括院士8人,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
师12人。
      学院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双一流 ”学科建设的10个优势方向,  即: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地球化学 、古
生物学与地层学 、构造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地球生物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资源与
环境遥感 。学科面向地球物质科学 、地球表层科学和地球动力学三大学科群,  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拥有2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1个
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  “ 111 ”),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 、  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北京市教学示范中心2个 。学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瞄准国际地学研究中的重大科
学问题,  开展前沿性 、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  引领我国地质学发展,  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地质
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学院始终坚持以“ 品德优良 、基础厚实 、知识广博 、  专业精深 ”为人才培养目标,  70年来,  学院培养了大批高级顶尖人才,  包括中
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9名,  许多优秀毕业生成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 、政府部门的教育中坚 、科技骨干和管理专家,  有的人
还成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领导人 。   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900余人 、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  留学生122人 。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
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与学生共同探讨国内外前沿问题 。每年选送数十名研究生赴海外公派留学或联合培养,  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
协助指导研究生,  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便利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研究生年均学术成果达到300多项 。先后有10多名研究生荣获“全国
李四光优秀学生奖 ”。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1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070500 地理学
01 自然地理学冯海艳  孙洪艳  杨桂芳  夏学齐  席党鹏  张来明  徐锡伟
张文超  冯小平  李    新  侯居峙  任俊杰  程   佳

全日
制 : 16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610)高等数学
4 . (809)综合地质学
自然地理学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02 人文地理学
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900 地质学
01 矿物学 、  岩石学、
矿床学
莫宣学  邓   军  王根厚  颜丹平  于炳松  刘少峰  赵志丹
龚庆杰  王功文  王建平  欧    强  刘家军  冯海艳  刘俊来
刘    翠  张   静  杨立强  张招崇  陈家玮  李国彪  王成善
顾雪祥  侯青叶  王银宏  吴怀春  孙洪艳  李亚林  杨桂芳
柯   珊  毛世德  王庆飞  黄永建  夏学齐  张华锋  杨天水
袁国礼  魏玉帅  杨淑娟  朱弟成  侯增谦  金振民  张立飞
董海良  郑有业  李大鹏  王新强  孙   祥  曹   毅  席党鹏
成秋明  SANTOSHMADHAVAWARRIER     李全国  戴紧根
章永梅  郑远川  李曙光  杨宗锋  孟   俊  梁    晓  阮   壮
侯    通  王   伟  杜瑾雪  翟德高  王中亮  张    阳  高   远
干   微  赵晓波  舒启海  李小伟  徐林刚
RICHARDJEFFREYGOLDFARB         沈    阳  王    青  邱    亮
邢立达  张方方  和文言  许继峰  刘   栋  唐    利  丁慧霞
高若菡  蔡克大  张振杰  邱昆峰  张来明  程志国  吴洪杰
陈小宇  赵    云  薛胜超  张    里  吴   松  李   俊  曾云川
黄    丰  毛景文  王   达  谢桂青  袁顺达  陈    蕾  曾    强
全日
制 : 106
5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或
(202)俄语或(203)日

3 . (610)高等数学
4 . (809)综合地质学
地学基础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02 地球化学
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04 构造地质学
05 第四纪地质学
08 地球生物学
09 行星地质与比较
行星学

宋世伟  陈生生  简   伟  覃祚焕  任云生  张   博  高    燊
高   磊  李   伟  张宏罗  丁   林  刘   琰  李    营  周晓成
林成发  高    雪  孙    燕  孟旭阳  徐锡伟  刘   泽  李志雄
杨    波  杨   林  赵汉卿  詹琼窑  张文超  胡焱弟  冯小平
王长红  曹   硕  曹明坚  刘    洋  吴   晨  侯居峙  秦    霏
刘   恺  任俊杰  程   佳  王珍珍  陈方戈  陈贝贝  于皓丞
徐    勇  张欲清  赵青青  吴鸣谦  孙玉军  许    冲  李英杰
尹继元  刘英超  王志伟  张聚全
全日
制 : 106
5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
3 . (610)高等数学
4 . (809)综合地质学
地学基础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1矿产普查与勘探邓    军  于炳松  龚庆杰  王功文  欧    强  刘家军  刘    翠
张    静  杨立强  张招崇  王成善  顾雪祥  王银宏  李亚林
柯   珊  王庆飞  朱弟成  侯增谦  张立飞  郑有业  李大鹏
王新强  孙   祥  曹   毅  成秋明  戴紧根  章永梅  郑远川
孟   俊  阮   壮  侯    通  王   伟  翟德高  王中亮  高   远
赵晓波  舒启海  李小伟  徐林刚  沈    阳  邢立达  张方方
RICHARDJEFFREYGOLDFARB         和文言  唐   利  丁慧霞
高若菡  张振杰  邱昆峰  程志国  赵    云  薛胜超  张    里
吴   松  毛景文  王   达  谢桂青  袁顺达  陈    蕾  曾    强
宋世伟  简   伟  任云生  李   伟  刘   琰  高    雪  孙    燕
孟旭阳  杨   林  陈其慎  王炯辉  闫   浩  赵盼捞  林   彬
全日
制 :30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地学基础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04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王功文  成秋明  赵    洁  张   过  张振杰  谢桂青  杨金中
李伟峰  李   新  焦润成
全日
制 :30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11 )遥感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1 .遥感物理基

2 .数字图像处
05 资源与环境遥感





杰成
振润
张焦
过蝶
张胡
洁新
赵李
明峰
秋伟
成李
文中
功金
王杨
0830J2 健康地学(交叉学科)
01 环境地球生物学杨桂芳  孟   俊  徐林刚
全日
制 :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地学基础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02 环境地质生态学胡   蝶
085703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07 地质资源调查与
管理
莫宣学  邓   军  王根厚  颜丹平  于炳松  刘少峰  赵志丹
龚庆杰  王功文  王建平  欧    强  刘家军  冯海艳  刘俊来
刘    翠  张   静  杨立强  张招崇  陈家玮  李国彪  王成善
顾雪祥  侯青叶  王银宏  吴怀春  孙洪艳  李亚林  杨桂芳
柯   珊  毛世德  王庆飞  黄永建  夏学齐  张华锋  杨天水
袁国礼  魏玉帅  杨淑娟  朱弟成  侯增谦  金振民  张立飞
董海良  郑有业  李大鹏  王新强  孙   祥  曹   毅  席党鹏
成秋明  SANTOSHMADHAVAWARRIER     李全国  戴紧根
章永梅  郑远川  李曙光  杨宗锋  孟   俊  梁    晓  阮   壮
侯    通  王   伟  杜瑾雪  翟德高  王中亮  张    阳  高   远
干   微  赵晓波  舒启海  李小伟  徐林刚
RICHARDJEFFREYGOLDFARB         沈    阳  王    青  邱    亮
邢立达  张方方  和文言  许继峰  刘   栋  唐    利  丁慧霞
高若菡  蔡克大  张振杰  邱昆峰  张来明  程志国  吴洪杰
全日
制 : 152
非全日
制 : 10
3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2)俄语或(203)
日语或(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1 .地学基础
2 .地理信息
系统
3 . 自然地理
学  (三选一)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07 地质资源调查与
管理
陈小宇  赵    云  薛胜超  张    里  吴   松  李   俊  曾云川
黄    丰  毛景文  王   达  谢桂青  袁顺达  陈    蕾  曾    强
宋世伟  陈生生  简   伟  覃祚焕  任云生  张   博  高    燊
高   磊  李   伟  张宏罗  丁   林  刘   琰  李    营  周晓成
林成发  高    雪  孙    燕  孟旭阳  徐锡伟  刘   泽  李志雄
杨    波  杨   林  赵汉卿  詹琼窑  张文超  陈其慎  王炯辉
胡焱弟  李伟峰  闫    浩  冯小平  王长红  曹   硕  赵盼捞
曹明坚  刘   洋  吴   晨  侯居峙  秦    霏  刘   恺  任俊杰
程   佳  王珍珍  陈方戈  陈贝贝  于皓丞  徐    勇  张欲清
赵青青  吴鸣谦  孙玉军  许    冲  尹继元  刘英超  林   彬
焦润成
全日
制 : 152
非全日
制 : 10
3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2)俄语或(203)
日语或(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1 .地学基础
2 .地理信息
系统
3 . 自然地理
学  (三选一)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08 矿产资源普查与
勘探
杰成
振润
张焦
过蝶
张胡
洁新
赵李
俊峰
 伟
孟李
明中
秋金
成杨
业庆
有国
郑张
文松

王吴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1 )遥感原理与应
地理信息系统1 .普通地质学
或遥感物理基
础  (二选一)
2 .实践地质学
基础 或数字图
像处理(二选
一)
备注:08 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研究方向拟招25 人。

302 工程技术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程技术学院是由1954年创办的探矿工程系和1952年创办的工程地质教研室于1998年联合组建而成的 。经过
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  学院已发展成为地质特色鲜明 、  学科专业齐全 、  师资力量雄厚 、科研平台完备的重要科研与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27人,  其中专任教师112人;  教授35人 、  副教授42人,  博士生导师59名 、硕士生导师70名;  教师
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 、国家优青获得者1名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名 、国家(海外)
优青获得者3名 、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  其他省部级人才6名 。学院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土木工程 、  安全科学
与工程)  、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土木工程 、机械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资源与环境、
土木水利 、机械)  、3个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土木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城市地质环境与
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是国家“双一流 ”学科,  在最近一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  土木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最近一轮
学科评估中位列B,机械工程学科位列B-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地质工程 、  土木工程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  安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
工程 、  智能建造) ,  其中地质工程 、  土木工程 、  安全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地质工程 、  土木工程 、  安全
工程三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学院建有深部探测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 、   自然资源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   自然
资源部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科技部深钻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地质
安全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与国内近30家知名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建立了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10余个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
并同国外10余所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近五年,学院年均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年均发表各类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
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  获各类省部级科研奖励16项(其中一等奖6项)  。
      70余年来,  学院培养毕业的学生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欢迎,  毕业生在国土资源 、  石油 、  冶金 、  有色 、  煤炭 、铁道 、水电 、建筑 、城市
建设 、  建材 、  民航 、航天 、核工业等十几个行业,   以及相关的科研 、教学 、  工程建设及国家政府部门担任了重要角色,  为国民经济发展
和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2 工程技术学院
080200 机械工程
01机械电子工程李伟青  杨义勇  杨    浩  王   璐  徐    良全日
制 :12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 语  ( 一 )  或
   (203)日语
   3 . (301)数学  (一)
   4 . (812)机械设计
    1 . 机 械 原 理
    2 .摩擦学基础
     (二选一)
1 .数控机床
和数控加工
2 .工程力学
02 机械设计及理论李伟青  杨义勇  周   琴 付志强  岳   文  王   瑜  王海斗
康嘉杰  朱丽娜  张    凯  李   冰  佘丁顺  李亚洲
03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付志强  岳   文  王志乔  王海斗  康嘉杰 朱丽娜  薛启龙佘丁顺
04 地质工程装备及其自动化





乔良

王徐
浩洲

杨李
琴冰
周李
彪璐

胡王
081400 土木工程
01岩土工程乾增珍  贾苍琴  张   彬  黄   峰  贾穗子 梅   钢 李亚军
程   骋  王汉勋 魏英杰  王雪帆 秦   严  缪澄宇 任三绍
于   沭
全日
制 :28
1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1)数学  (一)
   4 . (813)土力学
    1 . 结 构 力 学
    2 . 岩 体 力 学
     (二选一)
1 .钢筋混凝
土结构
2 .岩土工程
与勘察
02 结构工程张中俭  李    乐
03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刘红岩  杨宇友 贾穗子 梅   钢 李亚军 程   骋 任三绍
04 隧道及地下工程






岩沭

刘于
彬严
张秦
琴杰
苍英
贾魏
珍勋
增汉
乾王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2 地质装备工程胡远彪  杨甘生 杨   浩  王志乔  王   瑜  薛启龙  张   凯
王   璐  李   冰  李亚洲  徐    良  张国彪  孔令镕
全日
制 :29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 语  ( 一 )  或
   (202)俄语或(203)日语
   3 . (302)数学  (二)
   4 . (814)工程力学
1 .钻掘与基础
施 工  2 . 机 械
原理(二选一)
1 .岩土工程
与勘察
2 .机械设计
基础
03 地质工程    徐能雄  黄新武  胡远彪  杨甘生  罗志华  陈   剑  杨   浩
    王志乔  王   瑜  杨国香  薛启龙  凌   雪  张   凯  安玉秀
    王   璐 李   冰 穆文平 李亚洲  王飞永 臧明东  彭建兵
    薛翊国 徐    良  王祚鹏  张国彪 李   星  张   欣  张永双
    夏开文  白庆升  常志勇  孔凡猛  孔令镕 董   鹏
全日
制 :29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 语  ( 一 )  或
   (202)俄语或(203)日语
   3 . (302)数学  (二)
   4 . (814)工程力学
1 .钻掘与基础
施工  2 .工程
地质学(二选
      一)
1 .岩土工程
    与勘察
2 .普通化学
(钻井液方
向)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1现代安全管理    樊运晓  裴晶晶  许   铭  吴   祥  解学才全日
制 :12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15)安全系统理论
安全管理学1 .可靠性理
论   2 . 安 全
原理与事故
预防
02 安全系统科学与应急
管理
    樊运晓  裴晶晶  吴   祥  盖文妹  解学才
03 工业安全风险防控    季淮君  盖文妹  周福宝  苏贺涛  孙辰晨  田向辉
04 工程灾害防治    许   铭  季淮君  周福宝  苏贺涛  孙辰晨  田向辉
085501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01机械工程    李伟青  杨义勇  周   琴 付志强  杨   浩  岳   文  王志乔
    王   瑜  王海斗  康嘉杰  朱丽娜  薛启龙  张   凯  王   璐
    李   冰  佘丁顺  李亚洲  徐    良
全日
制 :23
非全日
制 :2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3)日语或(204)英
   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2)机械设计
    1 . 机 械 原 理
    2 .摩擦学基础
     (二选一)
1 .数控机床
和数控加工
2 .工程力学
085702 安全工程(专业学位)
02 安全工程    樊运晓  裴晶晶 许   铭 吴   祥 季淮君  盖文妹  周福宝
    苏贺涛  孙辰晨  田向辉  解学才
全日
制 :21
非全日
制 :2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5)安全系统理论
安全管理学1 .可靠性理
论   2 . 安 全
原理与事故
预防
085703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    徐能雄  黄新武  胡远彪  杨甘生  罗志华  陈   剑  杨   浩
    王志乔  王   瑜  杨国香  薛启龙  凌   雪  张   凯  安玉秀
    王   璐 李   冰 穆文平 李亚洲  王飞永 臧明东  彭建兵
    薛翊国 徐    良  王祚鹏  张国彪 李   星  张   欣  张永双
    夏开文  白庆升  常志勇  孔凡猛  孔令镕 董   鹏
全日
制 :41
非全日
制 :3
1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2)俄语或(203)日
   语或(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4)工程力学
1 .钻掘基础与
施 工  2 . 工 程
地 质 学  3 . 机
械原理  (三选
一)
1 .岩土工程
与勘察
2 .普通化学
(钻井液方
向)
085901 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01 土木工程    乾增珍  贾苍琴  张   彬  刘红岩  杨宇友  张中俭  黄   峰
    贾穗子 梅   钢 李亚军 程   骋  王汉勋 魏英杰  王雪帆
    李    乐  秦   严  缪澄宇  任三绍  于   沭
全日
制 :38
非全日
制 :3
1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3)土力学
    1 . 结 构 力 学
    2 . 岩 体 力 学
     (二选一)
1 .钢筋混凝
土结构
2 .岩土工程
与勘察

30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院前身为 1993 年我校成立的材料科学系,  经 1999 年院系调整创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依托学校地质 、  资源 、环境 、地质
工程等优势学科的实验岩石学 、应用矿物学 、矿物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等学科方向的厚重积累,  将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逐渐交叉 、融合 、创新,   日益发展壮大 。学院坚持地大特色加精品理念,   自觉融入学校“双一流 ”建设,  瞄准材
料科学前沿,  紧密结合资源综合利用 、  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 、循环经济等国家重要需求,   以矿物材料 、  陶瓷与耐火材料 、  高分子复合材
料 、纳米功能材料 、  资源综合利用等为主要方向,  在国内外非金属矿物等领域日益展示出办学特色与优势,  支撑地大材料学和化学 2 个
学科进入ESI全球前 1%,  其中材料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 0 .36%。
     学院重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 、  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材料与化工 ”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五个
本科专业,  其中国家重点学科 1 个 ,省部级重点学科 1 个,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1 个。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任教师 100%具有博士学位,  2/3 以上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其中,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1 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 ”获得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 2 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3 名;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1 名;  青
年地质学家“金锤奖 ”获得者 2 名和“银锤奖 ”获得者 1 名;“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 ”获得者 1 名;侯德封青年地质学家奖 1 人;“ 霍
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 ” 2 名;  北京市优秀教师 1 名;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1 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 2 名;  北京市“科技新星 ”3 人;
中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5 人;  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4 人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1 个 ,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2 个。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地大特色的独立思考能力强 、理论研究能力强 、  工程实践能力强 、创新应用能力强 、  沟通表达能力强的国际复
合型人才 。近 5 年来,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以上 。建院以来,  培养了大批博士 、硕士及本科毕业生,  毕业生在新材料 、化工、
环保 、能源 、  建材 、  冶金 、  国土资源等行业的企业 、科研院所 、  高校 、管理机构等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教学 、科研成果显著 。近年来,  我院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 、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 、  二等奖 2 项,  有 4 本教材入选
北京市精品教材,  1 门课程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  公开出版专著 、教材 30 余部;  近 5 年来连续被评为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科研方面
已完成国家级 、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 100 余项,  在研项目 120 余项,  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发表SCI论文 1800 余篇,  授权发明
专利 210 余项。
     学院建立了多个教学与科研平台,  包括先进材料实验室 、材料加工实验室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实验室 、材料化学实验室 、材料设计
与模拟计算实验室 。优化整合材料学 、材料化学等专业实验室,  成立了“材料学实验教学中心 ”,  并被评为校级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牵
头建立了“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 ”、“地质碳储与资源低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非金属矿物与固废资源材
料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 ”,  共建有“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
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市“珠宝与矿物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材料学    李金洪  邓雁希 郑   红  黄朝晖  王丽娟 刘艳改 敖卫华
    张以河 房明浩  吕凤柱  郝向阳 杜高翔  刘梅堂  刘玉芹
    于   翔 梅乐夫  陈代梅  吕国诚 吴小文  黄洪伟  安   琪
    冯武威 李晓薇  陈淑静  于雪莲 孙   黎  刘金刚  闵   鑫
    佟望舒  张   娜  王   琳  王   珂  范   慧  田   娜  周   熠
    米瑞宇  赵   璐  王   琦  刘   鑫  陈   芳  宰华超  崔晓亚
    王桂芳
全日
制 :40
2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19) 材 料 与 化 工 基
   础
    材料综合1 .无机材料
物理化学
2 .材料工艺
02 材料加工工程
03 材料物理与化学
04 矿物材料
05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01材料工程    李金洪  邓雁希 郑   红  黄朝晖  王丽娟 刘艳改 敖卫华
    张以河 房明浩  吕凤柱  郝向阳 杜高翔  刘梅堂  刘玉芹
    于   翔 梅乐夫  陈代梅  吕国诚 吴小文  黄洪伟  安   琪
    冯武威 李晓薇  陈淑静  于雪莲 孙   黎  刘金刚  闵   鑫
    佟望舒  张   娜  王   琳  王   珂  范   慧  田   娜  周   熠
    米瑞宇  赵   璐  王   琦  刘   鑫  陈   芳  宰华超  崔晓亚
    王桂芳
全日
制 :100
5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9)材料与化工基础
    材料综合1 .无机材料
物理化学
2 .材料工艺

304 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Schoo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学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光辉传统的学科,可追溯到 1953 年北京地质学院设置的计算机应用方向,1985
年成立了地质物探计算机应用教研室,  1993 年成立了计算机系,  1999 年成立了信息工程学院 。历经多年发展,  为了适应新时期学科发展
需要,  更加突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  2025 年 7 月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始终践行“ 为党育人 、  为国育才 ”的初心使命,  弘扬学校“艰苦朴素 、  求真务实 ”的宝贵传统和优良作风,  秉承人工智能内涵
式发展与地学特色并重的发展路径,   以“动手能力强 、创新意识强 、  综合素质高 ”为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办学思路
日益清晰,  学科布局科学合理,  逐步形成了鲜明的“AI 前沿 、地学交叉 ”办学特色。
      人工智能学院设置有计算机与软件系 、人工智能系 、地理信息科学系 、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实验教学中心等教
学单位,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2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人工智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
权点,  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5 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电子信息和资源与环境 2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所有硕博点均可以招收留学生,  逐步形成了本 、硕 、博以
及博士后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地理信息科学
7 个本科专业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电子信息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是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则为 2021 年新建本科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是国家特色专业,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是首批入选国家教育部“新工科 ”建设专业,  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前 1 .6‰。
      学院现有教职工88 名,  其中正高级职称 14 名 ,博士生导师 21 名,  副高级职称 30 余人 。学院师资队伍年龄 、  学历结构合理,  专任
教师超过 90%拥有博士学位,  超过 1/3 的教师具有留学背景 。近年来学院从海内外引进多名专家学者,  充实了学术队伍,壮大了科研力
量 ,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和整体水平。
      学院每年招本科生 330 余人 、硕士生 130 余人 、博士生 30 余人 。本科各专业毕业生深造率超过 50%,  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在 96%
以上,  就业创业形势好,社会需求量大 。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大部分毕业生在大 、   中城市的国企公司 、  上市企业,  或政府机关 、  事业单
位等相关部门就业。
      学院实验设施齐全,  配备优良,  管理规范 。各专业均有相应的专业教学实验室,  具备培养高水平数智化人才教学科研良好环境 。学
院建设有北京市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高校信息技术创新基地,  以及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深时数字
地球前沿科学中心 、河北省地理空间数字孪生与协同优化重点实验室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知识智慧服务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市国土资
源信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   自然资源部北京房山综合勘查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北
京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地学信息工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地质 3D 打印重点实验室、地学大数据联合中心等科研平台基地,
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室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室 、软件工程实验室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实验室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  电工电子实验
室 、  电气与控制实验室等专门教学科研实验室,  实验室面积达 2000 平方米,  设备资产价值 4000 余万元 。此外,  学院与多家头部企事业
单位建立了 20 余个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积极推行“双创一导 ”(创新 、创业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组织参与高水平学科竞
赛不断提升办学影响力 。建有 ACM 队 、机器人队 、人工智能队和超算队,  组织大学生跨专业组队参与ACM 程序赛 、机器人竞赛 、   中国
计算机设计大赛 、  电子设计竞赛 、“天梯赛 ”以及“ 三维建模 ”、“挑战杯 ”、“ 互联网+ ”、“ 大数据 ”等 30 余个被列入国内竞赛目
录的特色大赛,  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  学院承担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 863 、科技支撑 、公益性专项 、地调专项、
油气专项等项目或课题,  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  申请和已经授权的发明专利等数量逐年增加,  质量逐年提升 。在
地学垂域大模型与知识图谱 、软件服务工程与智慧物联网 、  高性能计算与数值模拟 、  空间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领域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
团队,  在国内外有广泛学术影响。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正在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办
学项目,  增强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平,提高了就业质量。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秉承“三全育人 ”工作理念,  结合我校地学优势学科背景和专业特色教学实践,  以国家级 、北京市/
省部级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为依托,  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教育教学成果,  包括国家级一流课程 4 门 ,北京市高校
学校教学名师 2 人,  国家级规划教材 、北京市优质/精品教材 5 部,各类规划教材 10 余部,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北京高
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分会计算机教学创新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 10 余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 、  新能源 、  新材料 、  高端
装备 、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学院将以推动多学科交叉与前沿科技创新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
式 、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己任,凝心聚力,奋发有为,  为学校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4 人工智能学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1信号与信息处理   李   梅  杨京辉  李    卓全日
制 :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1)数学  (一)
   4 . (860)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1 .模拟电子
技术
2 .通信原理
02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   刘慧芳   卜    灵  张楚岩
全日
制 :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1)数学  (一)
   4 . (860)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1 .模拟电子
技术
2 .通信原理
03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王振华 严红平  张玉清  刁明光 季晓慧  周长兵  龙   腾
   牛云云 孙大为  王玉柱  管   青 公书慧  刘    品  彭   珍
   赵   登  荆林海
全日
制 :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1)数学  (一)
   4 . (408)计 算机 学科 专
   业基础
   人工智能基础1 .软件工程
2 .数据库原
02 计算机系统与高性能
计算
   孙大为  王玉柱
03 软件工程与系统软件   王振华  张玉清  刁明光  周长兵  龙   腾  牛云云  管   青
   刘    品  彭   珍  赵   登
04 人工智能与遥感地质   严红平  季晓慧  公书慧  荆林海
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
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刘湘南 郑新奇  明冬萍  刘美玲 吴   伶  刘锦绣  王   娇靖常峰全日
制 : 14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1)数学  (一)
   4 . (808)遥 感与 地理 信
   息系统
   地理信息科
   学概论
1 . 数据库原
理   2 . 现 代
地图学
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艾    刚  邢廷炎  刘湘南  郑新奇  明冬萍  刘美玲  吴   伶
   张春晓  刘锦绣  王   娇  刘东亚  靖常峰
04 地理空间智能   艾    刚  邢廷炎  张春晓  刘东亚
083500 软件工程





01 软件工程方法   刁明光  周长兵  龙   腾全日
制 :4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408)计 算机 学科 专
   业基础
   软件工程1 .C++ 语 言
程序设计
2 .数据库原
02 软件设计与构建技术   王振华 邢廷炎 严红平  刁明光 季晓慧  牛云云 孙大为
   王玉柱  管    青
03 数据分析与智能计算   王振华 邢廷炎 严红平  张玉清 季晓慧  周长兵  龙   腾
   牛云云  孙大为  王玉柱  管    青  公书慧
085402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 、移动通信等)(专业学位)
02 通信工程   李   梅  杨京辉  李    卓
全日
制 :7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60)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1 .模拟电子
技术
2 .通信原理
085404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04 计算机技术   王振华 严红平  张玉清 季晓慧  周长兵  牛云云 孙大为
   王玉柱  公书慧  刘    品  赵   登
全日
制 :32
16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
   基础
   人工智能基础1 .软件工程
2 .数据库原
085405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05 软件工程   刁明光  龙   腾  管    青  荆林海全日
制 :7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408)计 算机 学科 专
   业基础
   软件工程1 .C++ 语 言
程序设计
2 .数据库原
085406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06 控制工程   刘慧芳   卜    灵  张楚岩
全日
制 :9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60)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1 .模拟电子
技术
2 .通信原理
085704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04 测绘工程   艾    刚  邢廷炎  刘湘南  郑新奇  明冬萍  刘美玲  吴   伶
   张春晓  刘锦绣  王   娇  刘东亚  靖常峰
全日
制 :37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08)遥 感与 地理 信
   息系统
   地理信息科
   学概论
1 . 数据库原
理   2 . 现 代
地图学

305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School of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前身是原北京地质学院于 1952 年建校时成立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 ;1992 年 ,为适应学科
发展需要,  改名为环境科学系;  1998 年 ,校内院系调整,  更名为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002 年,  升格为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经过 70 年
的建设和发展,  现已成为我国以地下水为特色,  涵盖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四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基地。
     学院的校友遍及自然资源 、  生态环境 、水利 、城建 、  交通 、  能源 、化工和文物保护等行业,  著名校友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
程国栋和王焰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和武强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明全 、徐方等 。新世纪以来培
养的毕业生中,  已有多名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 、  国家杰青 、  国家优青 、  海外优青 、  国家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和各类省部级青年人
才计划。
     学院下设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独立建设水利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  并设有
博士后流动站,  参与建设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双一流 ”学科;  学院的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目
前拥有地质学 、水利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4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环境工程 、地质工程 2 个专业博士授
权领域;  地质学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大气科学 、  生物学 6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环境工程 、地
质工程 、水利工程 3 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 。学院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全部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约 70 名 ,硕士研究生约 200 名 ,本科生约 190 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 97人,  专任教师 83人(含实验员)   ,各类管理人员 14 人,  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 26人,  副高级职称 33人,  副高
级以下职称 24 人 ,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 1 人,“ 杰青 ”4 人, “优青 ”3 人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1 人 ,北京市优秀博士论
文指导教师 2 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4 人,   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 1 人 ,银锤奖8 人,   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3 人。
     学院拥有4 个省部级实验平台和多个教学实验研究中心(基地)  。2001 年获批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1 年获批地
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2 年获批筹建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2024 年获批地下水系统新污染物行为与效应河
北省重点实验室 。设有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教学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建有河北秦皇岛柳江盆地水文地质实习基地。
     学院面向建设美丽中国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  在多尺度地下水循环机理 、深部水文地
质过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等领域形成了十大特色研究方向 。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 10
余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级别项目 10 余项,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一等奖 、  二等奖共计 10 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 。拥有“地下水演化机理及含水系统修复 ”“矿冶固废污染防控与治理 ”两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
引智(  “ 111 ”)基地,  与美国 、英国 、德国 、加拿大 、   日本 、澳大利亚 、荷兰 、丹麦 、  以色列等国家构建良好合作关系 。每年邀请数十
名国外著名学者来学院开办讲座或作学术报告,  学院通过教育资源共享 、科研团队交流互访等方式,  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
平台,  助力学院科研实力迈向国际前沿 。  与国内 20 余家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学院以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  以发展地下水科学理论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为目标,培养“ 品德优良 基
础厚实  专业精深 知识广博 ”的高水平 、创新型人才,  为建设国内领先 、  国际一流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领域教学科研中心而努力奋斗。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5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070600 大气科学
01气候学与气候变化   孙即超  高   冰  胡远安  何   伟  袁辰怡全日
制 :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61)大气科学基础
   综合
   水文气象学
   和气候学
    1 .大气环境
    监测
    2 .环境学概
02 大气环境与化学
03 气象学与水循环
070900 地质学
07 水文地质学   万   力 金晓媚  梁四海  刘   菲 何江涛  陈翠柏  王广才
   刘明柱  郭华明  王旭升 孙占学 毕二平 侯立柱 李占玲
   李   娜  夏   露 蒋小伟  童菊秀  张宝刚  薛   强  张秋兰
   史浙明  刘再华  武   强  周鹏鹏  张   佳  曹国亮 何宝南
   廖   福  张志远  张   艳 李海龙 何庆成  韩鹏飞  高志鹏
   杨珊珊  邢世平  刘雨嫣
全日
制 :39
19    1 .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 2 0 1 ) 英 语  ( 一 )
   3 . ( 6 1 0 ) 高 等 数 学
   4 . (807)综合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球化学    1 .地下水动
    力学
    2 .水资源开
    发利用与保
071000 生物学
01应用生物学与环境修复   崔卫华  冯传平  郝春博  胡伟武  刘青松  陈   男  王东升
   宋永会 姚   俊 Hans Hermann Richnow Geoffery Sunahara
   赵   忆  陈思铭  刘建丽  代天娇  宋文娟
全日
制 :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 一 )  或
   (203)日语
   3 . (610)高等数学
   4 . (862)微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
   工程综合
1 . 环境学概
论   2 . 环 境
质量监测
02 地质微生物学
0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81500 水利工程





01水文学及水资源   万   力  梁四海 何江涛  武   雄  王旭升 侯立柱 李占玲
   孙即超 李   娜  夏   露 蒋小伟  童菊秀  高   冰  张秋兰
   史浙明 代云容  刘再华  周鹏鹏  曹国亮 何宝南 廖   福
   张   艳  李海龙  韩鹏飞  吴业楠  苏小茹
全日
制 :17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1)数学  (一)
   4 . (807)综合水文地质
   学
水文地球化学    1 .地下水动
    力学
    2 .水资源开
    发利用与保
02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万   力  梁四海 何江涛  武   雄  王旭升 侯立柱 李占玲
   孙即超 李   娜  夏   露 蒋小伟  童菊秀  高   冰  张秋兰
   史浙明 代云容  刘再华  周鹏鹏  曹国亮 何宝南 廖   福
   张   艳  李海龙  韩鹏飞  吴业楠  高志鹏  苏小茹
03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万   力  梁四海 何江涛  武   雄  王旭升 侯立柱 李占玲
   孙即超 李   娜  夏   露 蒋小伟  童菊秀  高   冰  张秋兰
   史浙明  刘再华  周鹏鹏  曹国亮 何宝南 廖   福  张   艳
   李海龙  韩鹏飞  吴业楠  苏小茹
04 生态水利与水环境保护   万   力  梁四海 何江涛  武   雄  王旭升 侯立柱 李占玲
   李   娜  夏   露 蒋小伟  童菊秀  高   冰  张秋兰  史浙明
   代云容  刘再华  周鹏鹏  曹国亮 何宝南 廖   福  张   艳
   李海龙  韩鹏飞  吴业楠  苏小茹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3 地质工程    武   雄  武    强  何庆成  蒋明镜  曹文庚全日
制 :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07)综合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球化学    1 .地下水动
    力学
    2 .水资源开
    发利用与保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水污染控制    刘   菲  崔卫华  陈翠柏  刘明柱  郭华明  冯传平  王鹤立
    郝春博 毕二平  胡伟武  刘青松  张宝刚  陈   男  王东升
    宋永会  王业耀  薛    强  姚   俊  胡远安  代云容
    Hans  Hermann  Richnow  何   伟  Geoffery  Sunahara
    张   佳  赵   忆  陈思铭  刘建丽 李俊奇 李海燕 吴丰昌
    代天娇  高志鹏  袁辰怡  杨珊珊 刘   洋  宋文娟  张博爱
    奇  涂志豪  孙   铖
全日
制 :19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 一 )  或
   (203)日语
   3 . (302)数学  (二)
   4 . (826)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科学与
   工程综合
1 . 环境学概
论 2 .环境质
量监测
02 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    刘   菲  崔卫华  陈翠柏  刘明柱  郭华明  冯传平  王鹤立
    郝春博 毕二平  胡伟武  刘青松  张宝刚  陈   男  王东升
    宋永会  王业耀  薛    强  姚   俊  胡远安  代云容
    Hans Hermann Richnow 何   伟 Geoffery Sunahara  张   佳
    赵   忆  陈思铭  刘建丽 李俊奇 李海燕 吴丰昌 代天娇
    袁辰怡  杨珊珊  刘    洋  宋文娟  张博爱奇  涂志豪
    孙   铖
03 环境监测与评价   刘   菲  崔卫华  陈翠柏  刘明柱  郭华明  冯传平  郝春博
   毕二平  胡伟武  刘青松  张宝刚  陈   男  王东升  宋永会
   王业耀  薛    强  姚   俊  胡远安 代云容
   Hans Hermann Richnow 何   伟 Geoffery Sunahara  张   佳
   赵   忆  陈思铭  刘建丽 李俊奇 李海燕 吴丰昌 代天娇
   高志鹏  袁辰怡  杨珊珊  刘   洋  宋文娟  张博爱奇  涂志
   豪  孙   铖
全日
制 :19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 一 )  或
   (203)日语
   3 . (302)数学  (二)
   4 . (826)水污染控制工
   程
   环境科学与
   工程综合
1 . 环境学概
论 2 .环境质
量监测
04 环境生物技术   刘   菲  崔卫华  陈翠柏  刘明柱  郭华明  冯传平  王鹤立
   郝春博 毕二平  胡伟武  刘青松  张宝刚  陈   男  王东升
   宋永会  王业耀  薛    强  姚   俊  胡远安
   Hans Hermann Richnow 何   伟 Geoffery Sunahara  张   佳
   赵   忆  陈思铭  刘建丽 李俊奇 李海燕 吴丰昌 代天娇
   高志鹏  袁辰怡  杨珊珊  宋文娟  张博爱奇  涂志豪
   孙   铖
085701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全日制)01 环境工程   崔卫华  陈翠柏  冯传平  王鹤立  郝春博  胡伟武  刘青松
   张宝刚  陈   男  王东升  宋永会  王业耀  薛   强  姚   俊
   胡远安 代云容  Hans  Hermann  Richnow  何   伟
   Geoffery  Sunahara  赵   忆  陈思铭  刘建丽  李俊奇
   李海燕 吴丰昌 代天娇  袁辰怡 杨珊珊  刘   洋  宋文娟
   张博爱奇  涂志豪
全日
制 :41
非全日
制 :2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3) 日 语 或 (204)
   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26)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科学与
   工程综合
1 . 环境学概
论   2 . 环 境
质量监测
(非全日制)01 环境工程   崔卫华  陈翠柏  冯传平  王鹤立  郝春博  胡伟武  刘青松
   张宝刚  陈   男  王东升  宋永会  薛   强  姚   俊  胡远安
   代云容 Hans Hermann Richnow 何   伟 Geoffery Sunahara
   赵   忆  陈思铭  刘建丽 李俊奇 李海燕  吴丰昌 代天娇
   袁辰怡  宋文娟
085703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全日制)03 地质工程   金晓媚  刘    菲 何江涛  王广才  刘明柱  武   雄  郭华明
   毕二平  夏   露 蒋小伟  史浙明 武   强  周鹏鹏  张   佳
   何宝南 廖   福 何庆成  高志鹏 邢世平  刘雨嫣  曹文庚
全日
制 :38
非全日
制 :5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07)综合水文地质
   学
   水文地球化学    1 .地下水动
    力学
    2 .水资源开
    发利用与保
(非全日制)03 地质工程   金晓媚  刘    菲 何江涛  王广才  刘明柱  武   雄  郭华明
   毕二平  夏   露 蒋小伟  史浙明 武   强  周鹏鹏  张   佳
   何宝南  廖   福  何庆成  高志鹏
085902 水利工程(专业学位)
(全日制)02 水利工程   梁四海 侯立柱 李占玲 孙即超 李   娜  童菊秀  高   冰
   张秋兰  刘再华  曹国亮  张志远  张   艳 李海龙  韩鹏飞
   吴业楠  苏小茹  孙   铖
全日
制 :26
非全日
制 :3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07)综合水文地质
   学
水文地球化学    1 .地下水动
    力学
    2 .水资源开
    发利用与保
(非全日制)02水利工程   梁四海 侯立柱 李占玲 孙即超 李   娜  童菊秀  高   冰
   张秋兰  刘再华  曹国亮  张   艳 李海龙 吴业楠  苏小茹

306 能源学院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
     能源学院成立于 1952 年建校之初,历经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系 、可燃矿产系 、地质勘探系 、能源地质系等演变过程,  是我国能源勘
探开发领域高级人才的摇篮 。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 个一级学科,   由石油地质系 、  能源与环境系 、  石油工
程系 、新能源与碳储系 4 个系组成,现有 2 个博士后流动站 、4 个博士学科点 、4 个硕士学科点。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97人,  其中,  教授 37人,  副教授 34 人,  讲师 10 人,  实验技术与管理岗 16 人 。其中,
获得国家“ 百千万 ”人才 1 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 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1 人,  海外优秀青
年基金获得者 2 人 ,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4 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 人 ,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1 人 ,北京市教
学名师 5 人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1 人 ,北京市青年英才 3 人。
     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动态,  立于学科发展前沿 。  围绕着沉积盆地煤 、油 、气地质勘探与开发,
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 、处于国内前缘地位的研究领域 。现有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
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重点实验室、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5
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类国家级 、省部级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 200 余项,科研经费近
5 亿元 。4 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 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出版专著教材 15 部,发表论文 1000 余篇,举办大型国际
/国内学术会议 10 余次。
     产学研基地:  学院与国家部委和国有企业合作,  共同建设了具有多层次结构特点的产学研基地 。其中,  与胜利油田联合建设的产学
研基地获得“北京高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  与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共建“ 页岩气研究基地 ”;  与辽河油田联合建设的产
学研基地获得“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建设多层次结构的产学研基地,探索校企互动机制的实践教学模式 ”获北京市优秀教学
成果一等奖。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6 能源学院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1矿产普查与勘探樊太亮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陈永进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唐书恒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何登发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王海荣  张元福 赖枫鹏
金文正  唐   玄  姚艳斌  胡景宏 何金有  张松航 李开开
陶   树  由   庆 李传新 李   松  蔡益栋 李   涤 李顺利
穆娜娜  邱勇凯  张建国  肖贤明  唐淑玲 李一凡 魏   琳
高   平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石巨业 何文渊 郗兆栋
程   熊 吴   俊  陈世达 孙   骞  孔祥鑫 孙晓晓 江同文
李    中  冯   东  卫   端 孙逢瑞  谭程鹏  董   立  王香增
徐长贵 久   博 付   超  刘   源  张   鸿  刘国平  刘航宇
全日
制 :42
21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29)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质学
    1 .沉积岩石学
    2 . 石 油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一)
   1 .沉积岩石学
   2 . 石 油 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二)
08200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1 油气田开发地质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唐书恒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何登发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王海荣  张元福 赖枫鹏 唐   玄  罗万静
    姚艳斌  胡景宏 何金有  张松航  王硕亮  陶   树  由   庆
    李传新  张   凡 李   松  蔡益栋  张    园  张建国  孟   雅
    唐淑玲 魏   琳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何文渊 郗兆栋
    陈世达 孙   骞  石   越 孙晓晓 江同文 李    中 孙逢瑞
    谭程鹏  董    立  王香增
全日
制 :21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31)油层物理学
    1 . 沉 积 岩 石
    学
    2 . 石 油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 油 层 物 理
    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 煤 田 地 质
    学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一)
   1 . 沉 积 岩 石

   2 . 石 油 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 油 层 物 理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 煤 田 地 质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二)
02 油气钻采理论与技术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赖枫鹏  唐   玄  罗万静  姚艳斌  胡景宏  张松航  王硕亮
    陶   树  由   庆  张   凡 李   松  蔡益栋  张    园  孟   雅
    唐淑玲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何文渊  周英芳  陈世达
    孙   骞 孙晓晓 江同文 李    中 孙逢瑞 刘晓强  王香增
03 油气开发理论与方法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王海荣  张元福 赖枫鹏  唐   玄  罗万静 姚艳斌  胡景宏
    张松航  王硕亮  陶   树  由   庆  张   凡 李   松  蔡益栋
    张    园  孟   雅  唐淑玲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何文渊
    郗兆栋  周英芳  陈世达 孙   骞  石   越 江同文 李    中
    冯   东  董   立  刘晓强  王香增  王沫然  张君峰  张   旭
    赵二猛
04 油田化学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赖枫鹏  唐   玄  罗万静  姚艳斌  胡景宏  张松航  王硕亮
    陶   树  由   庆  张   凡 李   松  蔡益栋  张    园  孟   雅
    唐淑玲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何文渊 郗兆栋  陈世达
    孙   骞  石   越 孙晓晓 江同文 李    中  冯   东 孙逢瑞
    王香增  王沫然  赵二猛
全日
制 :21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31)油层物理学
    1 . 沉 积 岩 石
    学
    2 . 石 油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 油 层 物 理
    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 煤 田 地 质
    学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一)
   1 . 沉 积 岩 石

   2 . 石 油 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 油 层 物 理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 煤 田 地 质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二)
05 油气田开发人工智能
理论与方法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张元福 赖枫鹏 唐   玄  罗万静  姚艳斌  胡景宏  张松航
    王硕亮  陶   树  由   庆  张   凡 李   松  蔡益栋  张    园
    孟   雅  唐淑玲 魏   琳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何文渊
    郗兆栋  陈世达 孙   骞 江同文 李    中  王香增  张   旭
085703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全日制)03 地质工程    樊太亮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陈永进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唐书恒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何登发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王海荣  张元福 赖枫鹏
    金文正  唐   玄  姚艳斌  胡景宏 何金有  张松航  王硕亮
    李开开  陶   树  由   庆 李传新 李   松  蔡益栋 李   涤
    李顺利 穆娜娜 邱勇凯  张建国  肖贤明 唐淑玲 李一凡
    魏   琳  高   平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石巨业 何文渊
    郗兆栋 程   熊  周英芳 吴   俊  陈世达 孙   骞  石   越
    孔祥鑫 孙晓晓 江同文 李    中  冯   东  卫   端 孙逢瑞
    谭程鹏  董   立  王香增 徐长贵  王沫然 久   博 付   超
    刘   源  张   鸿  刘国平  刘航宇
全日
制 :53
非全日
制 :4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29)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质学
    1 . 沉 积 岩 石
    学
    2 . 石 油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 油 层 物 理
    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 煤 田 地 质
    学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一)
   1 . 沉 积 岩 石

   2 . 石 油 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 油 层 物 理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 煤 田 地 质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二)
(非全日制)03 地质工程    樊太亮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唐书恒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何登发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王海荣  张元福 赖枫鹏  唐   玄
    姚艳斌  胡景宏 何金有  张松航 李开开  陶   树  由   庆
    李传新 李   松  蔡益栋 李   涤 李顺利 穆娜娜  邱勇凯
    张建国  肖贤明 唐淑玲 李一凡 魏   琳  高   平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石巨业 何文渊 郗兆栋 吴   俊  陈世达
    孙   骞  孔祥鑫 江同文 李    中  冯   东  卫   端 孙逢瑞
    谭程鹏  董   立  王香增 徐长贵  王沫然 久   博 付   超
    刘   源  张   鸿  刘国平  刘航宇
08570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
(全日制)0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唐书恒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何登发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王海荣  张元福 赖枫鹏 唐   玄  罗万静
    姚艳斌  胡景宏 何金有  张松航  王硕亮  陶   树  由   庆
    李传新  张   凡 李   松  蔡益栋 穆娜娜 邱勇凯  张    园
    孟   雅  唐淑玲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何文渊 郗兆栋
    周英芳  陈世达 孙   骞  石   越 孙晓晓 江同文 李    中
    冯   东 孙逢瑞  董   立  刘晓强  王香增  王沫然  张   旭
    赵二猛
全日
制 :27
非全日
制 :4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31)油层物理学
    1 .沉积岩石学
    2 . 石 油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一)
   1 .沉积岩石学
   2 . 石 油 与 天
   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 非 常 规 油
   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 石 油 构 造
   地质学
(八选二)
(非全日制)0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刘大锰  王红亮  黄文辉  刘景彦  张金川 侯读杰 李治平
    王宏语  唐书恒 李胜利  姜在兴  刘鹏程 何登发  鞠斌山
    高志前 许   浩  张元福 赖枫鹏  唐   玄  罗万静  姚艳斌
    胡景宏  张松航  王硕亮  陶   树  由   庆  张   凡 李   松
    蔡益栋 穆娜娜  张    园  孟   雅  唐淑玲 许争鸣 滕柏路
    付应坤 何文渊 郗兆栋周英芳  陈世达  孙   骞  石   越
    孙晓晓 江同文 李    中  冯   东 孙逢瑞  董   立  刘晓强
    王香增  王沫然  张   旭  赵二猛

307 经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的人文经管系,   以学校突出的地学优势为依托,  现已发展成为覆盖经济 、  管理 、  法学三个学科门
类,   以资源环境经济 、  资源环境管理和资源环境政策法律学科群为特色的学院。
      目前,  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  应用经济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博士点;  应用经济学 、  管理
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法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MBA 、MPA 、MPAcc 、金融硕士 、法律硕士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开设
了经济学 、法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6个本科专业,“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 ”1个双学士学位
项目 。其中,  经济学 、  工商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和会计学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
设点;   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工商管理 、  法学2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   以及经济学 、  工商管理 、  法学3个第二学位专业,  为复合型人才
培养提供了条件。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职工102人,  其中,  教授21人,  副教授35人,  高级实验师2人,  多人入选
国家“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北京市社科青年学术带头人 、北京市社科“ 百人工程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
师等 。4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 、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被聘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院下设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
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  1个自然资源部开放实验室(自然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  、  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管理重点实验室)
和1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  、  1个法学实验室(模拟法庭);  6个系(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
管理 、会计 、  法学)  。
     学院围绕“特色+精品 ”的办学理念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科学 、人文 、身体 、心理素质教育同步,在学校率先试行了三
大改革,  即“教师岗位聘任制 ”、“ 学分制 ”、“本科生导师制 ”,  通过教学模式改革,  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 开放式的联
合办学模式 ”(国际合作 、企事业联合培养模式) ,  培养“ 品德优良 、基础厚实 、知识广博 、  专业精深 ”的高素质开放型 、创新型 、  实
践型人才 。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在加强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  建设
     近年来,  学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  多次获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北京市总工会“群众性教育创新工程 ”先进集体 、北京市教育
工会先进集体 、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职工小家 、学校“ 先进基层党组织 ”、北京市“ 五四红旗团总支 ”、校“ 先进学工组 ”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获得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  奖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奖 、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和教案等科研教学类奖项 ;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
《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MIS Quarterly》《Risk Analysis》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达1000余篇,  主持国
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自然资源部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竞争性项目6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突破1亿
元 。教师出国访学达40余人次,  学院已与美国耶鲁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  波士顿大学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佛罗里达大学 、德克萨斯
大学奥斯汀分校 、  密歇根大学 、A&M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  麦克马斯特大学 、   日本筑波大学 、德国洪堡大学 、  弗莱
贝格工业大学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等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创新人才联合培养,  学科交叉特色更加彰显。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7 经济管理学



020200 应用经济学





01产业经济学黄    启  雷涯邻  朱   清  闫晶晶  吴三忙  张    华  邵   玲
杨   谨  李   莉  韩颖薇  林东杰  葛    晶  周玲玲  陈   彬
刘    宇  倪红福 代   涛  李   颖  柳群义  闫    强  张   艳
张鑫宇  刘    刚  赵   君  侯小娟
全日
制 :28
1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3)数学  (三)
   4 . (832)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
   综合(选做:
   国 际 贸易 、
   投资学、产业
   经济学等方
   向的考题)
   1 . 货 币 银
   行学
   2 .公司财务
02 区域经济学黄    启  雷涯邻  朱   清  闫晶晶  吴三忙  张    华  邵   玲
杨   谨  李   莉  韩颖薇  林东杰  葛    晶  周玲玲  陈   彬
刘    宇  倪红福 代   涛  李   颖  柳群义  闫    强  张   艳
张鑫宇  刘    刚  赵   君  侯小娟
03 国际贸易学黄    启  雷涯邻  朱   清  闫晶晶  吴三忙  张    华  邵   玲
杨   谨  李   莉  韩颖薇  林东杰  葛    晶  周玲玲  陈   彬
刘    宇  倪红福 代   涛  李   颖  柳群义  闫    强  张   艳
张鑫宇  刘    刚  赵   君  侯小娟
04 金融学黄    启  雷涯邻  朱   清  闫晶晶  吴三忙  张    华  邵   玲
杨   谨  李   莉  韩颖薇  林东杰  葛    晶  周玲玲  陈   彬
刘    宇  倪红福 代   涛  李   颖  柳群义  闫    强  张   艳
张鑫宇  刘    刚  赵   君  侯小娟
05 资源环境经济学黄    启  雷涯邻  朱   清  闫晶晶  吴三忙  张    华  邵   玲
杨   谨  李   莉  韩颖薇  林东杰  葛    晶  周玲玲  陈   彬
刘    宇  倪红福 代   涛  李   颖  柳群义  闫    强  张   艳
张鑫宇  刘    刚  赵   君  侯小娟
025100 金融(专业学位)
01矿业金融黄    启  雷涯邻  朱   清  闫晶晶  吴三忙  张    华  邵   玲
杨   谨  李   莉  黄书培  韩颖薇  林东杰  葛    晶  周玲玲
张鑫宇  赵   君  侯小娟
全日
制 : 10
非全日
制 :9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4 . (431)金融学综合
   金融学理论论   1 . 证 券 投
   资学
   2 .公司理财
02公司金融
03 金融科技
030100 法学
01 民商法学方向孟   磊  李   林  李长兵  陈    雪  徐    立  柏浪涛  周振杰全日
制 :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97)法 律硕 士专 业
   基础  (法学)
   4 . (497)法 律硕 士综 合
     (法学)
   法学专业综
   合(选做宪法
   与行政法、环
   境法、民商法
   等方向的考
   题)
   1 .宪法学
   2 .合同法
0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方向
03 宪法学和行政法学方向
04 刑法学方向
035102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01 民商法学孟   磊  李   林  陈    雪全日
制 :9
非全日
制 :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97)法 律硕 士专 业
   基础  (法学)
   4 . (497)法 律硕 士综 合
     (法学)
   法学专业综
   合    (选作宪
   法 与   行 政
   法、环境 法、
   民商法等  方
   向的考题)
   1 .宪法学
   2 .合同法
0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孟   磊  李   林  李长兵  陈    雪  徐    立  柏浪涛  周振杰
03 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孟   磊  李   林
04 刑法学李长兵  徐    立  柏浪涛  周振杰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 系统模拟与优化决策王    杰  刘   焱  张    龙  安海忠  刘海燕  方   伟  高湘昀
李华姣  黄书培  黄   鹤  马少超  彭   珍  李家全  唐岩岩
李枭伟  刘晓洁
全日
制 :28
1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3)数学  (三)
   4 .  (836)管理学
   管理信息系统   1 .信息管理
   2 .项目管理
02 资源管理工程
03 管理心理与行为
04 风险与应急管理
05 数据科学与商务智能
120200 工商管理学
01会计学李山梅  谷春燕  张雪梅全    日
制 :19
(其中
会计学
方向 7
人)
11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3)数学  (三)
   4 .  (836)管理学
   会计综合   1 . 中 级 财 务
   会计
   2 .财务管理
02 企业管理韩丽红  何大义  高世葵  江    勇  冯天天  张文凯  张    莹   企业经营管理1 .市场营销
2 . 人 力 资 源
管理
03 市场营销
04 资源型企业管理与评价
120400 公共管理学
01 行政管理雷    平  王   炜  葛建平  劳    昕全    日
制 :12
(含战
略研究
院 2
人)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637)行政管理学综合
   4 .  (836)管理学
   公共政策分析   1 . 社 会 研 究
   方法
   2 .社会保障学
02 公共政策
03 自然资源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专业学位)
01企业战略与运营管理韩丽红  王   杰  刘   焱  何大义  高世葵  张    龙  方   伟
江    勇  冯天天  张文凯  黄   鹤  张    莹  马少超  彭   珍
李家全  唐岩岩  李枭伟
全日
制 :28
非全日
制 :25
   1 .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2 . (203)日语或(204)英
   语  (二)
   3 . (-)无
   4 . (--)无
   政治   1 .管理学
   2 .运营管理
(非全日制)02 珠宝商务韩丽红  王   杰  刘   焱  何大义  高世葵  张    龙  方   伟
江    勇  冯天天  张文凯  黄   鹤  张    莹  马少超  彭   珍
李家全  郭生海  唐岩岩  李枭伟
03 资源型企业经营管理韩丽红  王   杰  刘   焱  何大义  高世葵  张    龙  方   伟
江    勇  冯天天  张文凯  黄   鹤  张    莹  马少超  彭   珍
李家全  唐岩岩  李枭伟
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非全日制)01 政府管理
与公共政策
马海军  雷   平  钱铭杰  王   炜  张建军  葛建平  冯   喆
劳    昕  张建军(小)      王振宇
非全日
制 :23
   1 .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2 .  (204)英语  (二)
   3 .  (-)无
   4 .  (--)无
   政治   1 . 公 共 经
   济学
   2 . 行 政 管 理
(非全日制)02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非全日制)03 自然资源
管理
125300 会计(专业学位)
01财务会计李山梅  谷春燕  张雪梅  高   惠  高湘昀  李华姣全日
制 :8
非全日
制 :23
   1 .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2 . (204)英语  (二)
   3 . (-)无
   4 . (--)无
   1 .政治
   2 .会计综合
   1 . 中 级 财 务
   会计
   2 .财务管理
02 财务管理
03 审计
04 资源核算与环境审计

308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 1993 年,  是一个以英语教学为主,   日语 、俄语 、法语为辅的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把“ 有家国情怀 、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  有校本特色 ”的“ 四有人才 ”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与改革创新,  形成了以“基础厚 、   口径宽 、  能
力强 ”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
权点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翻译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三个研究方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有英语笔译研究方向,  学制一般为三年。
     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工 72人 。其中,   中籍教师 57人 ,外籍教师 5 人,  管理和辅助人员  10 人;  教授 6 人,  副教授
30 人,22 名教师获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
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学院现有在读研究生 120 余人 。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我院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科前沿课题 。学院注重学
生的国际化培养,  已与多所国外大学达成了“ 1+1+1 ”联合培养意向,  为研究生提供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院学习风气浓厚,  历年都
有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获北京市“ 三好学生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等荣誉称号 。学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学科竞赛,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出版译著 10 余部,在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 。毕业生就业
质量高,很多学生就职于政府机关 、知名企业 、  高等院校等单位或被国内外名校录取深造。
     学院拥有先进的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语言学习环境 。  目前,语言教学实验中心拥有 16 间数字化语
言实验室,  其中 5 间具有精品录播 、分组教学功能,  专业语音设备 600 余套;  还有同声传译实验室 、  虚拟仿真实训室以及配套的软件系
统,  如智慧型语言教学平台 、  英文写作自动批改系统 、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 、  专业化口笔语考试系统等 。这些教学辅助设备及软件融合
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语言学习体验 。学院资料室有各类外文图书资料和丰富的外语影音
资料,供同学们课外学习使用。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8 外国语学院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
0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陈会军 隗雪燕 张翼翼 张庆华 王震静 张焕香 孙婷婷
  许秀妍 张之俊 朱  晗 于  洋 何春艳 王安琪
全日
制 :10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2) 俄 语 或 (243)
  第二外语(法语、日语)
  3. (617)基础英语
  4. (841)综合英语
  英语综合能
  力测试
  1.学术英语
  写作
  2.应用文写
  作与翻译
02 英语语言文学  吴学玲 隗雪燕 纪爱梅 张之俊 田英杰
03 翻译学  杨  雯 张庆华 罗  雷 朱  蔓 韩  菲
055100 翻译
01英语笔译  陈会军 杨  雯 吴学玲 隗雪燕 张翼翼 张庆华 纪爱梅
  罗  雷 王震静 朱  蔓 张焕香 孙婷婷 许秀妍 张之俊
  韩  菲 朱  晗 于  洋 何春艳 王安琪 田英杰
全日
制 :30
10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11)翻译硕士(英
  语)
  3. (357)翻译基础(英
  语)
  4. (448)汉语写作与百
  科知识
  英语综合能
  力测试
  1.学术英语
  写作
  2.应用文写
  作与翻译

309 珠宝学院

School of Gemmology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是我国最早开展宝石学教育和开办宝石学专业的高等学府之一 。  1995 年 9 月我校正式成立珠宝学院,  学院组
成机构为党政办公室 、  学工组 、  宝石系 、  艺术设计系 、  艺术与科技系 、珠宝首饰教学实验中心 、北地珠宝文创设计中心 、北地珠宝艺术
展陈中心 、北地非遗教育传承中心和陨石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教学设施先进,  能够满足专业教学 。其中,  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北京
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设有 12 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实验室 。建院 20 多年来,  已取得一批有代表性的平台建设成果和教学科研成果,联合
办刊的《中国宝玉石》  杂志每年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与原创设计作品,  全面服务于大学生的学习 、研究和实习 、  实践需求 。学院的科学
研究主要集中在宝石鉴定 、  宝石改善 、  宝石矿床 、珠宝评估与商贸 、  宝石材料的设计与加工 、首饰设计 、  智能制造等领域。
      目前,珠宝学院有三个本科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产品设计(首饰设计)、艺术与科技;双一流 A+学科地质学下的本科专业“ 宝
石及材料工艺学 ”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同时也是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带动了本科宝石专业链中“产品设计 ”专业获评北
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并推动了“ 艺术与科技“ 专业的创办 。  两个学术型硕士学位:  地质学专业(宝石学方向,  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方向)  、设计学专业;  三个专业型硕士学位:  材料与化工专业 、  资源与环境专业 、设计专业 。一个学术型博士学位:  地质学专业
(宝石学方向,  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方向);  两个专业型博士学位:  资源与环境专业 、材料与化工专业 。在校学生近 800 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不仅有一批珠宝行业颇具影响力的教授 、  副教授,  而且也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 。教授 、  副教授的比例
占整个教师队伍的 72%,博士以上学位占 72%,95%以上教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其中有 6 位老师获得全国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资
格证书,  有 12 位获得英国 FGA 宝石鉴定师证书 、  13 位获英国 DGA 钻石分级师证书 、6 位比利时 HRD 证书。
      自 1988 年我校招收宝石学专业学生以来,  已培养了宝石学专业 、产品设计(首饰设计)  专业高层次珠宝首饰专业人才4000 余名,
其中,  获得博士 、硕士学位的超过 1200 多名,  为我国珠宝行业输送了大批宝石学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
     展望未来,依托地质学 A+的一级重点学科与相关交叉学科的优势,  实践“能学术 、精技术 、懂艺术 ”的办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厚
专业基础 、融通识文化 、  重实践创新 、  强创业就业 ”的内涵,  强化“ 立足珠宝 、背靠行业 、服务区域 ”的办学特色,  努力实现培养新时
代具国际视野的珠宝行业领军人才的目标。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09 珠宝学院
070900 地质学
01 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




海壮

施苗
琪轩
 梓
卢王
颖伊
郭赵
峰良
白张
跃丰
明庆
何郭

全日
制 :25
12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610)高等数学
   4 . (839)结晶学与矿物学
   专业综合   1 . 珠 宝 首 饰
   评估
   2 . 晶 体 光 学
   及造岩矿物
06 宝石学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01材料工程卢   琪  施光海  刘迎新  郭庆丰
全日
制 :7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39)结晶学与矿物学
   专业综合   1 . 珠 宝 首 饰
   评估
   2 . 晶 体 光 学
   及造岩矿物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7 地质工程












跃壮

何苗
全日
制 :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39)结晶学与矿物学
   专业综合   1 . 珠 宝 首 饰
   评估
   2 . 晶 体 光 学
   及造岩矿物
135700 设计(专业学位)
01现代珠宝首饰设计研究









鼐峰
 青
王朱
峰子
卫恬
张盛
辉颖
 铭
郭王
全日
制 :28
10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618)设计基础
   4 . (937)珠宝首饰设计
   基础
   专业综合   1 . 设 计 发
   展史
   2 . 珠 宝 首 饰
   设计与工艺
02 传统工艺文化与珠宝
首饰设计研究
03 现代设计观念与首饰
设计研究
04 智能制造与首饰设计
研究
137000 设计学
01现代珠宝首饰设计研究









鼐峰
 青
王朱
峰子
卫恬
张盛
辉颖
 铭
郭王
全日
制 : 16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618)设计基础
   4 . (937)珠宝首饰设计
   基础
   专业综合   1 . 设 计 发
   展史
   2 . 珠 宝 首 饰
   设计与工艺
02 传统工艺文化与珠宝
首饰设计研究
03 现代设计观念与首饰
设计研究
04 智能制造与首饰设计
研究
备注:  937 珠宝首饰设计基础考试时需携带勾线铅笔 、模板尺进行绘图。

310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School of Geophys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前身是 1952 年由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物探系合
并组建成立的原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简称物探系)  。成立初在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薛琴舫 、傅承义 、秦馨菱 、翁文波 、  曾融
生 、  刘光鼎 、  顾功叙等的主持和参与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学风对学院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物探系迅速
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2002 年更名为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地球物理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一个二级学科 。其中,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为“双一流 ”
建设学科,地球物理学的二级学科固体地球物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地球物理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智能地
球探测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空间科学与技术六个本科生专业,地球物理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  、  资
源与环境(地质工程应用地球物理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球物理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
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 、  资源与环境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地球物理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
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一支学科齐全 、规模适中 、优势互补 、年龄结构合理 、教学科研能力强 、  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凝聚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形
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 、  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 、理论研究 、  方法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密切配合 、具有持久创新能力的多个科研团
队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 93人,  其中教授 29人,  副教授 32人,  讲师 20 人,  实验教师 2 人,  学生工作人员 5 人,  其他行政管理人员 6
人 。专任教师 82人中,  96 .3%具有博士学位,  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为 82 .4% 。其中院士 1 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 1 人,
国家长江学者 1 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人才 1 人,  国家青年长江学者 1 人,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 1 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 人 ,北京
市优秀教师 1 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 1 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3 人,  国土资源部跨世纪人才 1 人,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
者 3 人,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 4 人,  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1 人,   中国地震局百人计划 3 人,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 6 人。2022 年学
院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设有地球物理系 、勘查技术系 、测控仪器系,  现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能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地球物理仪器研发等科研团队 。学院拥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五分室 、  国家级地质资源勘查实验教学中心 、  陆内火山与地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金属矿产勘查与评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在应用
地球物理领域保持重 、磁 、  电 、  震 、核 、测井学科方向齐全 、  实力雄厚 、特色鲜明的优势;  在地球物理学领域推进固体地球物理和空间
物理学科的发展,  形成电磁探测 、  天然地震 、  空间物理等精品学科方向;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以地球物理为支撑 、  以地球物理仪
器研制为生长点,  形成矿产资源与能源 、特别是海洋资源探测方面仪器研制的优势和特色 。学院以国家“双一流 ”学科建设和建设地球
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契机,   以国家经济建设和地球科学研究的需求为动力,  全面实施深地 、深海和深空“ 三深 ”探测战略,  着重发
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部与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资源与能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研制高灵敏度、
高精度 、无破坏性 、抗干扰能力强的智能化地球物理探测仪器 。近年来学院主持科技部(国家专项 、973 计划 、863 计划)  、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 、教育部和自然资源部等多项科研项目,  各研究方向成果对国家战略需求 、  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突出贡献,  产生了很强的社会
效应。
     依托教育部 、   自然资源部两部共建契机,  学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面向深地 、深海 、  战略性矿产资源、
非常规能源 、  灾害与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等领域面临的新问题,  发展地球物理新理论 、  新方法 、  新技术 、  新仪器和新软件,  不断加强创
新型人才培养,  加强产 、  学 、研 、  用的深度联合,  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努力办成地球物理领域国内一流 、  国际知名的学院。
硕士专业
     地球物理学: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 、  求实的科学作风 、   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有扎实的数学、
物理 、地质学 、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  掌握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 、  专业知识和技能,  了解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前
沿 ,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承担本学科的一般研究课题并做出一定的创新成果,能够在深地、
深海 、深空以及资源 、环境 、  工程等领域承担地球物理学的教学 、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  本专业方向利用地球物理 、遥感地质和数学地质相关理论 、技术与方法,  研究
地球表面及其内部构造 、  结构与组分 、  固体和流体矿产资源等信息 。通过资料处理 、分析与解释,  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为矿产资源勘
查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及基础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探测信息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重磁勘探 、  电法勘探 、地震勘探、
核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测井 、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  数学地质 、遥感地质 、矿产资源评价 、地质过程模拟等 。特色与优势:  重磁勘探 、  电
法勘探 、地震勘探 、核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测井学科分支发展均衡;  各学科分支与地质学相交叉融合充分。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地质工程方向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质工程方向聚焦于在应用地球物理,运用重磁勘探 、  电法勘探、
地震勘探 、核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测井 、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技术,  进行油气勘探 、矿产资源勘探,  为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环境
及基础地质等提供探测信息,  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  坚实的数学 、  物理 、  电子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  掌握系统的控
制科学理论 、  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 。  了解控制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  可独立的承担本学科的一般研究课题,  能够运用控制科学理
论 、  方法和现代化高科技手段,  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  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特别是在地球物理
仪器相结合方面,  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重大作用,  可从事科研 、教学或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电子信息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备严谨的治
学态度,  坚实的数学 、物理 、  电子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  掌握系统的电学理论 、  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 。  了解电子科学的发展趋势
和研究前沿,可独立的承担本学科的一般研究课题,能够运用电子科学理论 、方法和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学科交叉和地球物理仪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
通讯与信息系统 、  电路与系统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电子元器件 、  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可从事科研 、教学或管理
工作。
博士专业
     地球物理学: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 、  求实的科学作风 、   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有坚实宽广的理
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了解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  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  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创新的运用本学科理论和方法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能够在地球物理
学及相关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  能够在深地 、深海 、深空以及资源 、环境 、工程等领域独立承担地球物理学的教学 、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  本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应具备利用地球物理 、遥感地质和数学地质相关理论、
技术与方法,  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内部构造 、  结构与组分 、  固体和流体矿产资源等信息,  通过资料处理 、分析与解释,  进行定性和定量评
价,  为矿产资源勘查 、水文地质 、  工程地质 、环境及基础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探测信息的能力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重磁勘
探 、  电法勘探 、地震勘探 、核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测井 、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  数学地质 、遥感地质 、矿产资源评价 、地质过程模拟等。
特色与优势:  重磁勘探 、  电法勘探 、地震勘探 、核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测井学科分支发展均衡;  各学科分支与地质学相交叉融合充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具备优良品质和严谨学风;  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研究的敬业精神,  具有高尚的科学道
德 、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拥有健康心智的高级人才;   同时具有复杂控制系统分析和建模 、  设计 、  实施,  人工智能与地学仪器等方面综
合理论和解决复杂系统智能集成优化与控制 、  装备智能化 、地学信息处理 、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其成为能独立
承担相关专业的科研 、教学及管理工作。
     资源与环境  (地质工程):  本专业方向博士生培养以地球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理论为基础,依托我校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等相关学科齐全的优势与特色,   以国土资源调查 、  资源能源勘查评价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评价 、  工程技术勘察等地质与工程问题为对
象 ,将地质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和 3S 技术 、岩土钻掘技术 、工程勘察与施工技术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等多种技术
相结合,  瞄准地质工程前沿领域,  培养一流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10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070800 地球物理学
01 深部地球物理谭捍东  李淑玲 钱荣毅  金   胜  邹长春  叶高峰  景建恩
郭良辉  张致付  李信富  王祥春  李红谊  江国明  谭茂金
林昌洪  芦   俊  孙鲁平  刘国峰  徐敬领  姚   硕  黄金莉
高建军  陈召曦  董    浩  谢成良  肖    亮  刘志坤  王   赟
张乐天  彭   淼  尹曜田  李传辉  钱忠平  杨   春  王   俊
杨   涛  付广裕  彭   诚  潘东晓  吴庆举  王一博  薛国强
陈雨青  郭志芳  雷建设  艾印双  任   杰  张   琪  袁合民
盛   跃  李   莉  曹静杰
全日
制 :31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610)高等数学
  4 . (843)地球物理概论
地球物理基础根据考生研
究 方 向可 在
以 下 6  门 科
目中任选其
二:
   ① 重 力 勘 探
   ② 磁 法 勘 探
   ③ 电 法 勘 探
   ④ 地 震 勘 探
   ⑤ 测 井 勘 探
   ⑥ 放 射 性 勘
02 海洋地球物理
03 空间物理姚   硕  潘东晓  郭志芳  任    杰  李   莉
04 勘探地球物理谭捍东  李淑玲 钱荣毅  金   胜  邹长春  叶高峰  景建恩
郭良辉  张致付  李信富  王祥春  李红谊  江国明  谭茂金
林昌洪  芦   俊  孙鲁平  刘国峰  徐敬领  姚   硕  黄金莉
高建军  陈召曦  董    浩  谢成良  肖    亮  刘志坤  王   赟
张乐天  彭   淼  尹曜田  李传辉  钱忠平  杨   春  王   俊
杨   涛  付广裕  彭   诚  潘东晓  吴庆举  王一博  薛国强
陈雨青  郭志芳  雷建设  艾印双  任   杰  张   琪  袁合民
盛   跃  李   莉  曹静杰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张启升  闫晋锋  陈    凯  曾卫华  王   猛  郭林燕  黄    新魏珊珊
全日
制 :6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1)数学(一)
4 . (845)信号与系统
   单片机原理   1 . 电 路 分 析
   基础
   2 . 模 拟 电 子
   技术
02 地学仪器与智能检测
技术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4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谭捍东  李淑玲 钱荣毅  金   胜  邹长春  叶高峰  景建恩
郭良辉  张致付  李信富  王祥春  李红谊  江国明  谭茂金
林昌洪  芦   俊  孙鲁平  刘国峰  徐敬领  姚   硕  黄金莉
高建军  陈召曦  董    浩  谢成良  肖    亮  刘志坤  王   赟
张乐天  彭   淼  尹曜田  李传辉  钱忠平  杨   春  王   俊
杨   涛  付广裕  彭   诚  潘东晓  吴庆举  王一博  薛国强
陈雨青  郭志芳  雷建设  艾印双  韩如冰  任    杰  张   琪
袁合民  张亚兵  高敬语  夏木明  曹静杰
全日
制 :31
15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2)数学(二)
4 . (843)地球物理概论
   地球物理基础根据考生研
究 方 向可 在
以 下 6  门 科
目中任选其
二:
   ① 重 力 勘 探
   ② 磁 法 勘 探
   ③ 电 法 勘 探
   ④ 地 震 勘 探
   ⑤ 测 井 勘 探
   ⑥ 放 射 性 勘
085400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06 控制工程张启升  闫晋锋  陈    凯  曾卫华  王   猛  郭林燕  黄    新魏珊珊
全日
制 :31
非全日
制 :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45)信号与系统
   单片机原理   1 . 电 路 分 析
   基础
   2 . 模 拟 电 子
   技术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全日制)03 地质工程谭捍东  李淑玲 钱荣毅  金   胜  邹长春  叶高峰  景建恩
郭良辉  张致付  李信富  王祥春  李红谊  江国明  谭茂金
林昌洪  芦   俊  孙鲁平  刘国峰  徐敬领  姚   硕  黄金莉
高建军  陈召曦  董    浩  谢成良  肖    亮  刘志坤  王   赟
张乐天  彭   淼  尹曜田  李传辉  钱忠平  杨   春  王   俊
杨   涛  付广裕  彭   诚  潘东晓  吴庆举  王一博  薛国强
陈雨青  郭志芳  雷建设  艾印双  韩如冰  任    杰  张   琪
袁合民  张亚兵  高敬语  盛   跃  李   莉  夏木明  曹静杰
全日
制 :56
非全日
制 :3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43)地球物理概论
   地球物理基础根据考生研
究 方 向可 在
以 下 6  门 科
目中任选其
二:
   ① 重 力 勘 探
   ② 磁 法 勘 探
   ③ 电 法 勘 探
   ④ 地 震 勘 探
   ⑤ 测 井 勘 探
   ⑥ 放 射 性 勘
(非全日制)03 地质工程谭捍东  李淑玲 钱荣毅  金   胜  邹长春  叶高峰  景建恩
郭良辉  张致付  李信富  王祥春  李红谊  江国明  谭茂金
林昌洪  芦   俊  孙鲁平  刘国峰  徐敬领  姚   硕  黄金莉
高建军  陈召曦  董    浩  谢成良  肖    亮  刘志坤  王   赟
张乐天  彭   淼  尹曜田  李传辉  杨   春  王   俊  杨   涛
付广裕  彭   诚  潘东晓  陈雨青  郭志芳  韩如冰  任    杰
张   琪  袁合民  张亚兵  高敬语  盛   跃  李    莉  夏木明

311 海洋学院

School of Ocean Sciences
     海洋学院创建于  2004  年,  是目前首都  70 余所公立高校中唯一开设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学院 。   目前,  我院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
动站 、  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  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其中“ 海洋地质 ”博士点为省
部级重点学科 。海洋学院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地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与极地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之
一。
     作为中国地质大学“211 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秉承学校“特色+精品 ”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海洋学院依靠学校在地球科学领
域的传统优势和综合实力,  在海洋学科建设中强调地学特色,  围绕海洋科学研究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海洋资源 、环境和权益保护等重大
需求,  同时向海洋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辐射 、交融,组建了以海洋地质 、海洋地球物理与海洋地球化学为主,与海洋生物-生态和海洋化
学交叉 、  互补的科学研究团队。
     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在海洋地学方面的力量尤为突出 。现有专职教师 46人,  其中教授  13 人,  副教授 26人 ,讲师 7 人;  管
理岗 10 人 。博士生导师 31 人 ,硕士生导师 41 人,  100%具有博士学位。
     近年来,  凭借多学科综合优势,   以我校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主要依托,  在海底构造演化 、深水
沉积体系 、  海洋矿产资源 、  海洋地球物理 、  海洋环境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的高水平成果,  为我国近海海域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指导,
为在南海大中型油气田和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勘探区的发现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十年来,  我校海洋科学师生一直活跃于国内外海洋科学研究领域,  积极参加  IODP 、  IMAGES 、  InterRidge 、  InterMargins  等国际合作
项目,  多人参与了  IODP349 、367 、368 航次论证,  参加国际大洋科学钻探计划和国家大洋环球航次等重大海洋科学研究和考察计划,  工
作区遍及中国全部海域及西太平洋 、  东太平洋 、北印度洋 、  西印度洋 、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 。  与十余所国际著名大学和海洋研究机构建
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8 项(含重点项目 2 项,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 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1 项)  以及国家专项、重大横
向科研项目  10 余项。近三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50 余篇,部分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Basin Research 、Marine Geology  上。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11 海洋学院
070700 海洋科学
01海洋地质刘  豪 吴怀春 刘宝林 姜正龙 魏士平 杨  娟 李  琦
徐秀丽 关翔宇 周东升 柳长峰 由雪莲 兰晓东 徐  杰
房  强 时美楠 李  琰 江  湉 高  亮 白辰阳 刘永升
李雅君 颜  钰 龚小晗 崔鸿鹏 夏建新 陈艳虹 刘晓博
陈贺贺 张曼莉 顾  芳 刘晓磊 曹华德 李逸文 盖聪聪
朱晨光 庞晓雷 张  朋
全日
制 :31
12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0)高等数学
 4. (851)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地质综合1. 海 洋 地 质
学 2.矿物岩
石学
02 海洋资源
03 海洋生物
04 海洋化学
05 物理海洋学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刘  豪 吴怀春 刘宝林 姜正龙 魏士平 杨  娟 李  琦
徐秀丽 关翔宇 周东升 柳长峰 由雪莲 兰晓东 徐  杰
房  强 时美楠 李  琰 江  湉 高  亮 白辰阳 刘永升
李雅君 颜  钰 龚小晗 崔鸿鹏 夏建新 陈艳虹 刘晓博
陈贺贺 张曼莉 顾  芳 刘晓磊 曹华德 李逸文 盖聪聪
朱晨光 庞晓雷 张  朋
全日
制 :51
14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851)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地质综合1. 海 洋 地 质
学 2.矿物岩
石学

312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School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北京地质学院测量教研室,  我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周卡教授担任首任教研室
主任,  1998 年开办测绘工程专业 ;1999 年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04 年成立土地科学技术系,  2006 年升级为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017
年开办土地整治工程专业,  2021 年开办遥感科学与技术 、   自然资源记与管理专业。
     学院现拥有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月球与行星探测国际合作研究分中心 、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
中心 、   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   自然资源部矿业城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   自然资源部遥感智能验证工程技
术创新中心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自然资源部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研究平台。
     学院目前拥有测绘工程(含卓越计划) 、  土地资源管理(含卓越计划) 、  土地整治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 5 个本
科专业 :测绘科学与技术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资源与环境(测绘工程方向)专业学位授权点 ;
公共管理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点 、公共管理(MPA)以及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方向)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以
大地测量 、卫星定位测量 、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学 、  土地经济学 、土地法学为基础,  以对地观测技术 、工程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 、  工程地理信息系统 、   自然资源调查登记 、  国土空间规划 、  国土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 、低效用地再开发为特色,
构建国土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 、  土地自然资源开发 、利用 、整治 、保护 、管理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国地质大学(北
京)新的学科增长点之一。2008 年、2009 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别被评为北京市及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1 年测绘工程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
色专业 :2011 年测绘工程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2 年测绘工程成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8
年测绘工程专业首批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 ”;2019 年测绘工程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2019 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选国家
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 年测绘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 年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点 ;2022 年测绘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现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个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1 个,  自然资源部规划行业科技创新团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
整治修复团队)1 个,  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 3 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7 人,青海昆仑学者/昆仑英才一领军人才 2 人 ,中国科协青年人
才托举工程项目 1 人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 人 ,青年教学名师奖 2 人 。现有教职员工 63人 ,其中教授 16 人,  副教授 18 人 ,讲
师 14 人 。另外,聘请中国科学院 、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总参测绘局 、  国家农业信息
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等部门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学院师资队伍 、  年龄结构 、职称结
构合理 ,研究方向齐全 、稳定 。承担着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 、联合重点 、   中德合作与交流和
面上)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  国家航天局等部委项目 150 余项 :与全国 10 余个省市自然资源
部门进行合作研究 。近五年出版各类专著 、教材 26 部,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600 余篇。
     学院现有测量工程 、  数字摄影测量 、  土地信息技术 、  土地利用工程等实验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国土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北京高等学校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筑面积 500 平方米拥有国际领先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GNSS-CORS 站与动态 RTK 测量系统 、  超宽带、
WiFi 、视频定位与测图系统 、三维激光扫描仪 、地基干涉雷达测量仪 、GNSS/INS  组合导航系统 、北纤惯性传感器 、多传感器自主定位与
环境感知移动实验平台 、测量机器人 、  数字陀螺仪 、全站仪 、精密水准仪 、机载 、地面高光谱相机 、ASD 便携式地物光谱仪 、全部直读
等离子光谱仪 、  高压密闭微波消解系统 、HP 图形工作站等仪器设备 400 余台(套)以及北斗(GNSS 、摄影测量 、遥感 、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
系统等教学科研软件 ;建有教育部“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土地整治与测绘工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市“ 中
国测绘科学院研究院 、清华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戴河地质认识教学实习基地 、  周口店测绘与土地调查实
习基地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密云监测站教学实习基地 、  南方公司测量教学实习基地 、  国土资源部房山综合助查技术野外基地、
平期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野外基地 、  山西晋坡产学研基地 、  山西煤碳地质物探测绘研究院新工科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基地等 10 个稳
定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四委员会第八工作组主席单位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
院,  为全院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创新 、协调 、绿色 、  开放 、  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以支撑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以培养自然资源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宗旨,  贯彻学校“特色加精品 ”的办学理念,  积极开展国内 、  国
际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拓展研究领域,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12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
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李淑慧 彭军还 李丽华 杨红磊 高周正 杨  诚 万晓云王跃东全日
制 :27
1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1)数学(一)
 4. (849)测绘科学与技
术基础
综合测量学 1.测量学
 2.全球 导航
 卫 星 系 统
  (GNSS)应用
03 摄影测量与遥感  王淑晴 王广军 康志忠 胡  腾 杨红磊 王  臻 王跃宾王丹丹
04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王淑晴 王广军 胡  腾 王跃宾 王丹丹
06 地理空间智能  彭军还
085703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  周  伟 田  毅 袁  涛 钱铭杰 赵中秋 王金满 曹银贵
  赵华甫 胡业翠 张建军 谢苗苗 冯  喆 张建军(小)
  张  琢 白羽萍 冯  宇 王振宇 左丽君 王  柯

全日
制 :40
非全日
制 :3
1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847)土地资源学
土地管理学
总论
 1.地籍管理
 2. 土地 经济
 学
085704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04 测绘工程  李淑慧 王淑晴 王广军 彭军还 康志忠 李丽华 胡  腾
  杨红磊 王  臻 高周正 杨  诚 万晓云 王跃宾 王丹丹
  王跃东
全日
制 :43
非全日
制 :2
10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849)测绘科学与技
术基础
综合测量学 1.测量学
 2.全球 导航
 卫 星 系 统
  (GNSS)应用
120400 公共管理学





02 公共政策  周  伟 田  毅 袁  涛 钱铭杰 赵中秋 王金满 曹银贵
  赵华甫 胡业翠 张建军 谢苗苗 冯  喆 张建军(小)
  张  琢 白羽萍 冯  宇 王振宇
全日
制 :33
2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47)土地资源学
土地管理学
总论
 1.地籍管理
 2. 土地 经济
 学
03 自然资源管理
04 土地资源管理  周  伟 田  毅 袁  涛 钱铭杰 赵中秋 王金满 曹银贵
  赵华甫 胡业翠 张建军 谢苗苗 冯  喆 张建军(小)
  张  琢 白羽萍 冯  宇 王振宇 左丽君 王  柯


314 体育部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部作为体育教学 、科研单位,  承担全校学生体育教学 、体育代表队日常训练 、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和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等工
作 。体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为助力“健康北地 ”建设 、培养高素
质体育人才贡献力量 。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 “体育课程 ”被评为学校特色教学之一 ,2020 年被授予国家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点,  2021 年体育部硕士生党支部被评为全校“先进党组织 ”。
     体育部始终坚持发展“ 具有地学特色的体育项目 ”,  招收田径 、  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  竞技成绩显著 。跆拳道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
赛事中实现女子团体十连冠,并在第 31 届 、第 32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斩获49 公斤级、46 公斤级铜牌;  田径队多次在首都高等学校运
动会上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并打破赛会纪录;  定向越野代表队连续 7 年蝉联全国大学生锦标赛精英组团体总分第一;  攀岩 、  沙滩排球 、  武
术 、  啦啦操等项目也屡获国内外大奖 。   目前体育部设有公共体育教研室 、特色体育教研室 、健康体测(实验)  中心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等教学科研与管理机构 。现有教职员工 35人 ,其中专任教师 28人 ,教授 2 人 、  副教授 17 人 ,博士 13 人 ,硕士生导师 15 人;  国家级裁
判员 8 人,  多名教师为全国冠军 、  国家健将或国家队成员。
     体育部科研成果丰富,  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 、省部级课题,  出版《地质体育理论与实
践》《攀岩运动》 等多部学术专著 。体育部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侧重体育学(户外方向)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目前在读体育硕士
研究生近 130 人,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  累计获得国家级体育社会指导员 、裁判员资质 100 余人次 。体育部将以求
真务实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踔厉奋发 、  勇毅前行,推动我校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使体育工作成为学校“ 三全育人 ”“ 五育并举 ”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增强人民体质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体育学——硕士 三年制 教育学硕士
     本学位点秉承“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 ”的校训精神,  依托学校地球科学优势学科,  注重体育学科核心内涵建设,  已形成体育教育训
练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  民族传统体育等研究方向 。突出登山与户外运动特色,  在相关理论研究 、人才培养 、  竞技成绩
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始终保持国内领先,被誉为“中国高校户外运动的摇篮”。
     培养方向: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基本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注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塑造与体育专业精神养成,  强调系统扎实的体育理论素养,  培养学生在体育行业管理 、体育产业经营 、教育培训等领域的知识结构 、  实
践技能与科研能力,  形成了“基础实 、  能力强 、  素质高 ”的创新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从事体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也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相关管理
工作 。此外,  还可投身户外赛事组织 、体育健身 、体育产业开发 、运动康复与健康管理等领域,  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社会需求。
     体育——硕士  三年制 体育专业硕士
     体育硕士学位点重点聚焦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指导两个研究方向,  紧扣学校“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 ”的发展目标,
坚持“ 强特色 、入主流 、谋跨越 、构建学科生态系统 ”的建设理念,   以“不断创新 、  引领发展 、服务社会 ”为宗旨,全面提升应用型体
育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登山 、攀岩 、定向越野等特色资源,  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户外运动与体育教学专业学位点。
     培养方向:  注重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与社会体育指导素养的提升,  培养掌握扎实体育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能够独立承担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教学改革 、运动训练 、社会服务
和产业拓展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
     毕业去向:  毕业生广泛进入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及社会体育组织,从事体育教学 、科学研究 、运动训练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  同时,
在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 、健身与康复产业 、体育产业经营以及大型户外赛事与运动服务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能够胜任行业多
样化需求。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14 体育部




040300 体育学





01 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户外运动方向)
马  凯 张  源 陈津梁 李宗烈 崔  建 刘小学 赵轩立
时凯旋 李文博 沈  晶 赵盼超 武  冬 李春雷 李佑发
杨曼丽 陈  栋 姜志明 赫忠慧 李  伟 张正红
全日
制 :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22)体育综合(自命
题)
 4. (--)无
体育概论1. 学 校 体 育
学 2.体育心
理学
02 体育社会学(户外运动方向)
045200 体育





01体育教学马  凯 张  源 陈津梁 李宗烈 崔  建 刘小学 赵轩立
时凯旋 李文博 沈  晶 赵盼超 武  冬 李春雷 李佑发
杨曼丽 陈  栋 姜志明 赫忠慧 李  伟 张正红

全日
制 :10
非全日
制 :1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46)体育综合
 4. (--)无
体育概论1. 学 校 体 育
学 2.体育心
理学
02 运动训练


3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School of Marxism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政治科(政治课小组),  1953 年正式成立政治教研室,  2009 年 6 月 ,学校在原人文经管学院马
列教研室基础上,独立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5 年根据教育部社科司相关规定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 年 5 月 ,学院入选
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 39人(含行政管理人员及兼职辅导员) ,  其中 34 名专职思政教师中,  有教授 6 人,  副教授 17 人,  讲师 11 人,  其
中 91%以上的专职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学院从校内聘请 31 名兼职教师,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  山东大
学等聘请 6 名校外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 、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形势与政策课程组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组 、   中国传统文化与史学研究所 、  中共党史研究
所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所 10 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 、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还有“北京市名
师工作室 ”、清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和“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示范点 ”
等教学科研平台,  建设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 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 ”、“传帮带
工作室 ”等教学科研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学院招生和就业情况良好,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年保持在每年 50 人左右 。学院成立以来,  为高校 、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
优秀人才,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王  巍 杨峻岭 刘函池 何海兵 刘  晶全日
制 :30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或(203)日语
 3. (615)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及应用
 4. (835)马克思主义 中
国化时代化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
论专业综合
中共党史
当代世界经
济与政治
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
李玉萍 宋  敏 马海军 魏志奇 李  征 王舒琳 孟翊洁
杨润聪 孙晨光 刘  晶 马超林
03 思想政治教育林善园 李玉萍 王  巍 宋  敏 李  林 于清海 陶  塑
彭文峰 杨峻岭 卢焕华 李  征 何海兵 姜恩来 马超林
0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
问题研究
马海军 彭文峰 魏志奇 王舒琳 孟翊洁
040200 心理学
01社会心理学陶  塑 卢焕华全日
制 :2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2)心理学专业基

 4. (--)无
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史
02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03组织与工业心理学鲁华章 吴  祥


319 数理学院


School of Science
     数理学院前身是 1952 年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的数学教研室 、物理教研室 、化学教研室,现有 1 个部(公共数学教学部)  、4
个系(应用数学系 、数据科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  1 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  1 个校级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1 个研究型实验室(数学模型与油藏模拟实验室)、1 个对外服务型实验室(化学分析室)。
     学院学科由数学、物理和化学组成,目前在3 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下招生,
拥有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3 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应用统计、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
2 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据计算及应用),  1 个创新实验班。
     数学学科现有教师39人 ,其中教授 8 人,  副教授 21人 ,讲师 10 人 。有硕士生导师 23人,博士生导师 12 人,  另有兼职教授
14 人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数学(学术学位)  、应用统计(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  电子信息(全日制专业学位)  。数
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数学模型分析、科学计算方法、机器学习 、组合数学与图论及其应用,应用统计招生方向
包括数据挖掘与分析 、经济与金融统计 、生物与医学统计 、资源环境统计 ,  电子信息招生方向为计算机技术。
     物理学科现有教师 24 人,其中教授 12 人,副教授 6 人,高级实验师3 人,讲师 3 人。有博士生导师 15 人,硕士生导师 18人,
另有兼职教授3 人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物理学(学术学位)和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其中物理学主要研究
方向有矿物物理与应用 、新能源物理 、光学、凝聚态物理。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招生方向为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专业主
要招生方向为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博士主要招生方向为材料工程 、资源与
能源高效清洁利用 、能源矿产化工与材料等。
     化学学科现有教师 21 人 ,其中教授4 人 ,正高级实验师 1 人,  副教授 10 人 ,高级实验师 5 人 ,讲师 1 人 。有博士生导师 11
人,硕士生导师 17 人,另有兼职教授 5 人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化学(学术学位)和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和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化学专业主要招生方向为无机化学 、有机及高
分子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及计算化学,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硕士专业招生方向为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环境化学 、绿色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专业主要招生方向为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博士
主要招生方向为材料工程 、资源与能源高效清洁利用 、能源矿产化工与材料等。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319 数理学院
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01数据挖掘与分析  吴  飞 黄光东 王海英 赵俊芳 孙鸿雁 杨越峰 许  栩
  马兆海 雷  昕 李福香 王  敏 张  霞 孟庆岩 李强子
  员继业
全日
制:18
非全日
制:20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3)数学(三)
 4. (432)统计学
线性代数 1. 常 微 分 方
 程
 2.概率
 3.回归分析
 4.多元统计
  (四选二)
02 经济与金融统计
03 生物与医学统计
04 资源环境统计
070100 数学
01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高世臣 吴  飞 黄光东 耿凤杰 王海英 廉海荣 李明霞
  赵俊芳 孙鸿雁 范玉双 郭培昌 杨越峰 赵  明 许  栩
  马兆海 田  垄 雷  昕 李福香 赵  彬 王  敏 陈立平
  赵丽娜 张  霞 孟庆岩 李强子 员继业
全日
制:16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2)基础数学
 4. (821)高等代数
常微分方程
复变函数
 1.概率
 2.数值分析
02 数学模型分析
03 科学计算方法
04 机器学习
05 组合数学与图论及其
应用
070200 物理学
01矿物物理与应用  郝会颖 邢  杰 樊振军 郑志远 高  华 王亚芳 高  禄
  董敬敬 刘  昊 申  坤 黄昊翀 孟德忠 雷  昕 孙瑞锦
  李珊珊 张小西
全日
制:12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0)高等数学
 4. (816)普通物理学
光学 1.电磁学
 2.量子力学
02 新能源物理
03 光学
04 凝聚态物理
01无机化学  戚洪彬 赵增迎 董雪玲 余  涛 彭志坚 吴  静 杨德重
  刘煊赫 朱久娟 孙  兵 范寒寒 成媛媛 商  虹 吴从意
  冯嘉靖 仇启明 谷战军 李春山 刘  康 王树涛 孟靖昕
全日
制:12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0)高等数学
 4. (823)普通化学
综合化学 1.分析化学
 2.有机化学
02 有机及高分子化学
03 分析化学
04 物理化学及计算化学
085404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04 计算机技术  高世臣 耿凤杰 廉海荣 高  禄 李明霞 范玉双 郭培昌
  黄昊翀 赵  明 田  垄 赵  彬 李奇峰 陈立平 郑文刚
  赵丽娜 李正强
全日
制:12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408)计算机学科专
业基础
人工智能基础 1.软件工程
 2. 数 据 库 原
 理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01材料工程  郝会颖 邢  杰 樊振军 郑志远 高  华 王亚芳 董敬敬
  刘  昊 申  坤 孟德忠 董大明 孙瑞锦 李珊珊 张小西
全日
制:35
18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819)材料与化工基础
材料学概论 1. 无 机 材 料
 物理化学
 2.材 料 工 艺
 学
02 化学工程  戚洪彬 赵增迎 董雪玲 余  涛 彭志坚 吴  静 杨德重
  刘煊赫 朱久娟 孙  兵 范寒寒 成媛媛 商  虹 吴从意
  冯嘉靖 仇启明 谷战军 李春山 刘  康 王树涛 孟靖昕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823)普通化学
综合化学 1.分析化学
 2.有机化学


501 科学研究院简介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s
     科学研究院成立于 2011 年,  是我校科研创新团队 、  实验技术平台和管理服务团队三位一体的二级科研机构,  是我校结合自身特点、
遵循科研规律 、  整合科技资源 、探索科教融合的发展特区。
     科学研究院汇聚了来自地质 、  资源 、环境 、地学工程技术等我校优势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一批领军人才,  聚焦现代地质学及地
学延伸重大基础研究方向,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  开展以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 、  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学科团队和实验技术
团队建设,  已组建了包括壳幔物质循环 、岩石圈构造 、金属成矿 、  生命与环境演化在内的多个求真研究群体,  近年来相关群体在金属同
位素高精度分析测试方法的建立与地质应用 、青藏高原生长过程与机制 、地球深部过程的浅表响应 、复合造山过程与成矿元素富集机理、
盆山系统演化与大陆变形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科学研究院建有完善的实验平台,现有包括岩矿成分结构 、  同位素年代学 、  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古地磁等实验室 30 余个,  装备了离子
探针 、X 射线衍射分析 、电子显微分析 、质谱 、光谱 、磁法等相关仪器设备,能够满足地质学主要学科领域的研究所需,相关实验室通过
了国家计量认证,  建立了统一开放的管理平台 。科学研究院实验平台本着科研 、测试 、教学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原则,   以科学研究推动
实验测试发展,   以实验测试支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取得了突出成绩,  高精度 Mg 、Ca 、Fe 、Cu 、K 、Zn 等同位素分析 、矿物晶体结构
研究等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科学研究院践行“艰苦朴素 、  求真务实 ”的校训,   以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一流学科建设 、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 、  加快优势领域创
新群体和杰出人才培养为己任,   以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  努力营造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科研文化氛围,  紧密围绕学校地质学 、地
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建设目标,  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内部结构,  建设创新研究群体,  产出一流科研成果,  培养一流创
新人才,  助力提升学校科技核心竞争力,   以局部突破推进学校整体科技发展。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501 科学研究院
070900 地质学
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王  瑜 李海燕 陈  曦 鲁颖淮 张红雨 韩贵琳 徐丽娟
汤冬杰 李  楠 何永胜 刘盛遨 刘广耀 李  林 朱建明
李丹丹 张亮亮 王天天 刘金高 董爱国 王  萌 王  瑞
王水炯 黄  慧 杨  玠 吕逸文 谢锦程 汪  洋 刘兴宇
李世民 薛  源 刘  力 姚翰威 王  阳 盛益之 王泽洲
王于健
全日
制 :1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0)高等数学
 4. (809)综合地质学
矿物学、岩石
学、矿床学
普通地质学
实 践 地 质 学
基础
02 地球化学鲁颖淮 张红雨 韩贵琳 徐丽娟 汤冬杰 李  楠 何永胜
侯卫国 刘盛遨 朱建明 李丹丹 张亮亮 修  伟 王天天
刘金高 董爱国 王  瑞 王水炯 黄  慧 吕逸文 谢锦程
汪  洋 刘兴宇 李世民 刘  力 王  阳 盛益之 王泽洲
王于健
地球化学
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李海燕 陈  曦 汤冬杰 李丹丹 王天天 吕逸文 韩中鹏
丁继凯 刘  力 姚翰威 边伟伟
地史学
04 构造地质学王  瑜 李海燕 徐丽娟 韩中鹏 丁继凯 刘  力 钟辛易边伟伟构造地质学
08 地球生物学陈  曦 韩贵琳 汤冬杰 侯卫国 朱建明 修  伟 董爱国
王水炯 吕逸文 刘兴宇 盛益之
现代古生物学
09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
徐丽娟 何永胜 刘盛遨 李  林 朱建明 张亮亮 刘金高
王水炯 丁继凯 王泽洲
月球与行星
科学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1矿产普查与勘探陈  曦 鲁颖淮 张红雨 韩贵琳 徐丽娟 汤冬杰 李  楠
何永胜 刘盛遨 刘广耀 李  林 朱建明 李丹丹 张亮亮
王天天 董爱国 王  萌 王  瑞 王水炯 黄  慧 杨  玠
吕逸文 韩中鹏 谢锦程 李世民 丁继凯 刘  力 姚翰威
王泽洲 李华健 王于健
全日
制 :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2)数学(二)
4. (809)综合地质学
综合地质学普通地质学
实 践 地 质 学
基础
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王  瑜 李海燕 陈  曦 鲁颖淮 张红雨 韩贵琳 徐丽娟
李  楠 何永胜 侯卫国 刘盛遨 李  林 朱建明 李丹丹
张亮亮 修  伟 王天天 董爱国 王水炯 黄  慧 杨  玠
吕逸文 韩中鹏 刘兴宇 李世民 丁继凯 盛益之 王泽洲
边伟伟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王  瑜 李海燕 陈  曦 鲁颖淮 张红雨 韩贵琳 徐丽娟
汤冬杰 李  楠 何永胜 侯卫国 刘盛遨 刘广耀 李  林
朱建明 李丹丹 张亮亮 修  伟 王天天 董爱国 王  萌
王  瑞 王水炯 黄  慧 杨  玠 吕逸文 韩中鹏 谢锦程
汪  洋 刘兴宇 李世民 薛  源 丁继凯 刘  力 姚翰威
王  阳 盛益之 王泽洲 钟辛易 李华健 边伟伟 王于健
全日
制 :20
10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809)综合地质学
矿物学、岩石
学、矿床学、
地球化学、地
史学、构造地
质学
  (六选一)
普通地质学
实 践 地 质 学
基础


514 自然文化研究院简介


Natural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为深入研究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战略总布局 ”重要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于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国内首创成立集教学、科研 、管理于一体的科研机构——自然文化研究院 。现有专兼职教职工46人,其中专职 21
人 ,正高级职称 20 人,  副高级职称 18 人 ,具有博士学位41人 。下设自然文学研究所(文学创作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地质学
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   自然文化教研究室 、地质学史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地学哲学研究所 、地质遗迹研究
中心,  以及校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等。
      自然文化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   以“ 山 、水 、林 、   田、
湖 、  草 、  沙 、  矿 +”等生命共同体范畴为重点,依托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  在国内率先提出“ 立足地学 、  着眼生态 、厚植文化 、   自然育
人 ” 自然文化教育理念,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 。通过创建交叉学科 、  专业组
群 、课程体系 、  实践平台,  系统构建“理 、  工 、  艺 ”交叉, “ 文 、史 、  哲 ”相融, “本 、硕 、博 ”递进的自然文化育人体系;  创建具有
鲜明的生态文明时代特色 、深厚的地学文化学科本色,  多维的交叉学科专业底色的教育生态;  打造新时代行业特色院校新文科改革发展
的新典范。
     先后与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 、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 、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 、  延庆世界地质
公园 、河南省地调院 、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 8  家自然文化研究院分院,全面覆盖山 、水 、林 、  田、
湖 、  草 、  沙 、  矿,  开拓成果转化便利通道,  构建“ 共商 、  共建 、  共享 ” 自然文化育人产学研用新机制和新平台,  构建文化育人新模式、
新体系。
      自成立以来,   自然文化研究院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  国际合作与交流,   以及自然文化相关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
了丰硕成果 。截止 2024 年 12 月 ,获批各类科研项目 20 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
会本科教改重大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   以及多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累计发表高水平研究文章多篇,  编著出版包括国内首部生态文
明教材《自然文化概论》《自然文化大型书系》《极美之境》等在内的著作多部,  先后 4 次主办自然文化高端论坛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先后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 项;  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 项 、  二等奖 2 项;  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
果奖二等奖 1 项。
      自然文化研究院以双一流学科为基础,对校内原有地球科学相关学科专业进行优化整合 。  以教育学为主,有机融入地质学 、艺术学、
文学 、历史学等学科,  推动新文科交叉融合,  实现“双一流 ”建设的特色化 、  超越式发展 。  围绕“地学+教育 ”、“ 资源+教育 ”、“环
境+教育 ”做好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地学课程思政建设,  突出课程思政的时代特色 、行业本色和专业底色;  围绕“地学+文化 ”、“ 资源
+文化 ”、“环境+文化 ”深度发掘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文化内涵,  强化文化育人功能;  围绕“教育+自然 ”、“教育+人文 ”、“教育+
数字 ”建立健全教育学科体系,  有效拓展学科外延 。初步建成 4 个博士 、9 个硕士专业方向;  11 个实习实践基地的教学科研布局,  形成
自然文化育人体系的学科基础。
     我院具有教育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教育学依托学校行业特色优势,  聚焦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关注生态文明视野下高
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  注重高等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与自身体制 、机制创新,  教学质量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模式的理论研
究与实践探索,  形成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自然文化教育 、  高等地质教育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实力。
     未来,   自然文化研究院将立足时代需求,  秉承“艰苦朴素 、  求真务实 ”优良校训,  坚持立德树人,  实施“ 落地行动 ”,  努力传播自
然文化知识,  打造自然文化育人品牌,  积极开展自然文化融合研究,  有层次 、分步骤开展专项研究 、人才培养 、科学普及和智库建设,
加速培育自然文化研究的高质量新成果,  构建自然文化育人新模式,  建立具有时代特色 、行业本色 、  专业底色的文化育人生态 。不断推
进学校高质量 、  内涵式发展,  切实为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
总人数
其中
拟接
收推
免生
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514 自然文化研究院
040100 教育学
01 高等教育学彭国华 王静修 胡伟伟 万作芳 赵新亮 陈霞玲 陈  正
杨中超 曹丽萍 刘  杨
全日
制 :16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4. (--)无
教育理论与
实践
1.中外教育史
2.教育学原理
02 院校研究刘晓鸿 彭国华 佟  拓 多宏宇 李爱骥 谢冰晶 司洪昌胡锐军
03 自然文化教育刘晓鸿 阙建华 王静修 杨春俏 胡伟伟 司洪昌 曹丽萍
刘  杨
070500 地理学
04 自然文化与人地关系刘晓鸿 曹银贵 林  芳 邓祥征 王璐琳 王滋贯全日
制 :12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
3. (610)高等数学
4. (809)综合地质学
自然地理学1.普通地质学
2.实践地质学
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专项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 、  项目介绍

       “海南专项 ”是教育部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  推动教育持续扩大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2024 年,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与海南省 、  三亚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共建海南研究院 。海南专项研究生招生工作由海南研究院负责,  在人才培养方面,
研究院立足于海南省发展的实际需求,  依托学校海洋学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工程技术学院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等学院开展
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  努力为地质与海洋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研究院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  办公及实验设施齐全,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海南研究院的办
学宗旨为:  建设高水平的地质与海洋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服务国家海洋战略,  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  支持国家“双一流 ”建
设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拥有深厚的科研基础和世界一流的研究设施,  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校在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海洋科
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科研与平台建设,  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  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通
过承接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  致力于深海资源开发与利用 、  海洋环境保护 、  海洋地质调查等领域的前沿研究,  积极创建和申报省
级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  努力成为国家地质与海洋科技研发的高地。

二 、报名条件及招生计划
     学生须符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关招生要求(具体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生招生网)  。2026 年计划招收海南专项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约40 名 ,博士研究生约 15 名,  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计划数为准,  招生学院具体见下表:
招生依托学院学院代码办公电话(区号 010)联系人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301 82322002 贾老师
工程技术学院302 82322583 苏老师
人工智能学院304 82323183 薛老师
能源学院306 82322754 侯老师
珠宝学院309 82322227 王老师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310 82321044 李老师
海洋学院311 82322162 孙老师

三 、  培养方式



       第一学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部学习;  其余时间在海南研究院(联合培养基地)  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  直至毕业,校本部不
再提供宿舍。

四 、入学标准与学位授予

入学标准 、  学习年限 、  学位授予要求 、毕业证书 、  学位证书 、  学费等与招生学院同专业的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致。
五 、  条件保障

在海南研究院学习期间,  主要由研究院负责海南专项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需遵守学校和研究院相关管理规定 。具体条件保障如下:

1 .食宿:  在海南研究院学习期间,研究院为海南专项学生提供食宿保障,  费用自理。

2 .津贴:  在海南研究院学习期间,根据学校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相关政策,  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津贴。
       3 .奖助学金:  与校本部在校生一样,  正常享受学校和国家相关奖助政策,相关发放标准按照学校政策执行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对在
科技城内学习和科研等方面表现优异的专项研究生给予相应奖励。

4 .保险:  在海南研究院学习期间,研究院为海南专项学生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六 、联系方式
联系人:  谢老师
联系电话 :0898-88273400
电子邮箱:  hainan@cugb .edu .cn
微信公众号:  地大北京研招办(YZB_CUGB)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招网:  https://bm.cugb.edu.cn/yjsyzsb
2026 年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学习方式考试科目
301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085703 地质工程07 地质资源调查与管理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09 综合地质学
08 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11 遥感原理与应用
302 工程技术学院085702 安全工程02 安全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15 安全系统理论
085703 地质工程03 地质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14 工程力学
085901 土木工程01 土木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13 土力学
305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085701 环境工程01 环境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26 水污染控制工程
085703 地质工程03 地质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07 综合水文地质学
306 能源学院085703 地质工程03 地质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2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08570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31 油层物理学
307 经济管理学院120200 工商管理学01会计学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36 管理学
02 企业管理非全日制
03 市场营销非全日制
04 资源型企业管理与评价非全日制
120400 公共管理学01 行政管理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637 行政管理学综合
④836 管理学
310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085700 资源与环境03 地质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43 地球物理概论
312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085703 地质工程03 地质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47 土地资源学
085704 测绘工程04 测绘工程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849 测绘科学与技术基础
314 体育部045200 体育01体育教学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346 体育综合
④--无
02 运动训练非全日制
318 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6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应用
④83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与
实践
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非全日制
03 思想政治教育非全日制
0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非全日制
040200 心理学01社会心理学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
④--无
02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非全日制
03 组织与工业心理学非全日制
319 数理学院025200 应用统计01 数据挖掘与分析非全日制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89 单独考试英语
③700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④432 统计学
02 经济与金融统计非全日制
03 生物与医学统计非全日制
04 资源环境统计非全日制
说明:  2026 年单独考试拟招生 20 名,  其中理工类拟招生 14 名,  非理工类拟招生 6 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说明:

1 .联培指导教师为双导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导师为第一导师,  加“★ ”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导师为第二导师;
2 .请报考联合培养的学生在研招网报名时备注栏中填写报考联培和两位导师姓名。
专业 、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加试科目
301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070900 地质学
01 矿物学 、  岩石学 、  矿床学丁慧霞    陈言飞★
邱    亮    李    冰★
孙洪艳    殷志强★
夏学齐    张连凯★
宋世伟    张遵遵★
欧    强    胡世学★
王庆飞   侯    林★
翟德高    张    志★
刘   栋    董    昕★
杜瑾雪    田作林★
杨宗锋    彭自栋★
孙    燕    马收先★
阮   壮    邢恩袁★
郑远川    杨    丹★
陈生生    刘    贵★
孙洪艳    宁    凯★
席党鹏    牛新生★
邱昆峰    孙华峰★
张振杰   柯昌辉★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
3 . (610)高等数学
4 . (809)综合地质学
地学基础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基础
02 地球化学
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04 构造地质学
05 第四纪地质学
08  地球生物学
09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1矿产普查与勘探丁慧霞    陈言飞★
宋世伟    张遵遵★
欧    强    胡世学★
王庆飞   侯    林★
翟德高    张    志★
孙    燕    马收先★
阮   壮    邢恩袁★
郑远川    杨    丹★
邱昆峰    孙华峰★
张振杰   柯昌辉★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地学基础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基础
04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赵    洁    付长亮★
张振杰   柯昌辉★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2)数学(二)
4 . (811 )遥感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1 .遥感物理基础
  2 .数字图像处理
05  资源与环境遥感
085703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07 地质资源调查与管理丁慧霞    陈言飞★
邱    亮    李    冰★
孙洪艳    殷志强★
夏学齐    张连凯★
宋世伟    张遵遵★
欧    强    胡世学★
王庆飞   侯    林★
翟德高    张    志★
刘   栋    董    昕★
杜瑾雪    田作林★
杨宗锋    彭自栋★
孙    燕    马收先★
阮   壮    邢恩袁★
郑远川    杨    丹★
陈生生    刘    贵★
席党鹏    牛新生★
邱昆峰    孙华峰★
张振杰   柯昌辉★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2)俄语或(203)日语
或(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1 .  地学基础
2 .地理信息系统
3 . 自然地理学
(三选一)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基础
08  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赵    洁    付长亮★
张振杰   柯昌辉★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11 )遥感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1 .普通地质学或遥感物理基
础(二选一)
  2 .实践地质学基础或数字
图像处理  (二选一)

302 工程技术学院

080200 机械工程



02 机械设计及理论王    瑜    张   毅★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或(203)
日语
3 . (301)数学  (一)
4 . (812)机械设计
1 .机械原理
2 .摩擦学基础
(二选一)
1 .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
2 .工程力学
04 地质工程装备及其自动化
081400 土木工程



01  岩土工程张    彬    高延超★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1)数学(一)
4 . (813)土力学
1 .结构力学
2 .岩体力学(二选一)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2 .岩土工程与勘察
04  隧道及地下工程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2 地质装备工程王    瑜    张   毅★
王飞永   戚帮申★
杨国香    秦向辉★
陈    剑    刘艳辉★
张永双    张    勇★
陈    剑    吕同艳★
杨国香    高    杨★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
3 . (302)数学  (二)
4 . (814)工程力学
1 .钻掘与基础施工
2 .机械原理
(二选一)
1 .岩土工程与勘察
2 .机械设计基础
03 地质工程1 .钻掘与基础施工
2 .工程地质学
(二选一)
1 .岩土工程与勘察
2 .普通化学(钻井液方向)
085501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01  机械工程王    瑜    张   毅★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3)日语或(204)英
   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2)机械设计
1 .机械原理
2 .摩擦学基础
(二选一)
  1 .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
  2 .工程力学
085703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王    瑜    张   毅★
王飞永   戚帮申★
杨国香    秦向辉★
陈    剑    刘艳辉★
张永双    张    勇★
陈    剑    吕同艳★
杨国香    高    杨★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14)工程力学
1 .钻掘基础与施工
2 .工程地质学
3 .机械原理
(三选一)
  1 .岩土工程与勘察
  2 .普通化学(钻井液方向)
085901 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01  土木工程张    彬    高延超★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13)土力学
1 .结构力学
2 .岩体力学
(二选一)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2 .岩土工程与勘察
305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070900 地质学
07 水文地质学高志鹏    乔    雯★
刘    菲    卢    丽★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2)数学  (二)
4 .  (807)综合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球化学 1 .地下水动力学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071000 生物学
01  应用生物学与环境修复赵    忆    梁建宏★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或(203)
日语
3 . (610)高等数学
4 . (862)微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 1 .环境学概论
 2 .环境质量监测
02  地质微生物学
0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 水污染控制赵    忆    梁建宏★
高志鹏    乔    雯★
刘    菲    卢    丽★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或(203)日

3 .  (302)数学(二)
4 .  (826)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 1 .环境学概论
 2 .环境质量监测
02  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
03  环境监测与评价
04  环境生物技术
085701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01 环境工程赵    忆    梁建宏★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3)日语或(204)英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26)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 1 .环境学概论
 2 .环境质量监测
085703 地质工程    (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高志鹏    乔    雯★
刘    菲    卢    丽★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  (二)
3 .  (302)数学  (二)
4 .  (807)综合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球化学 1 .地下水动力学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06 能源学院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术学位)
01 矿产普查与勘探陶    树   李世臻★
李传新    张义平★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2)数学(二)
4 . (829)石油与天然气
地质学
1 .沉积岩石学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石油构造地质学
(八选一)
1 .沉积岩石学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石油构造地质学
(八选二)
08200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术学位)
01 油气田开发地质陶    树   李世臻★
李传新    张义平★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2)数学(二)
4 . (831)油层物理学
1 .沉积岩石学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石油构造地质学
(八选一)
1 .沉积岩石学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石油构造地质学
(八选二)
02 油气钻采理论与技术
03 油气开发理论与方法
04 油田化学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05 油气田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
085703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陶    树   李世臻★
李传新    张义平★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2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1 .沉积岩石学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石油构造地质学
(八选一)
1 .沉积岩石学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3 .油层物理学
4 .采油工程
5 .油藏工程
6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7 .煤田地质学
8 .石油构造地质学
(八选二)
307 经济管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
01 系统模拟与优化决策高湘昀    钟维琼★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  (一)
3 . (303)数学  (三)
4 . (836)管理学
管理信息系统1 .  信息管理
2 .  项目管理
02 资源管理工程
03 管理心理与行为
04 风险与应急管理
05 数据科学与商务智能
310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070800 地球物理学(学术学位)
01 深部地球物理林昌洪    栾晓东★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610)高等数学
    4 . (843)地球物理概论
地球物理基础根据考生研究方向可在以
下 6 门科目中任选其二:
①重力勘探
②磁法勘探
③电法勘探
④地震勘探
⑤测井勘探
⑥放射性勘探
04 勘探地球物理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术学位)
04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林昌洪    栾晓东★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2)数学(二)
    4 . (843)地球物理概论
地球物理基础根据考生研究方向可在以
下 6 门科目中任选其二:
①重力
②磁法勘探
③电法勘探
④地震勘探
⑤测井勘探
⑥放射性勘探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林昌洪    栾晓东★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43)地球物理概论
地球物理基础根据考生研究方向可在以
下 6 门科目中任选其二:
①重力勘探
②磁法勘探
③电法勘探
④地震勘探
⑤测井勘探
⑥放射性勘探


311 海洋学院

070700 海洋科学(学术学位)



01 海洋地质李   琦    陈   斌★
庞晓雷    赵京涛★
由雪莲    彭   博★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610)高等数学
4 . (851)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地质综合  1 .海洋地质学
  2 .矿物岩石学
02 海洋资源
03 海洋生物
04 海洋化学
05 物理海洋学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1  环境工程李   琦    陈   斌★
庞晓雷    赵京涛★
由雪莲    彭   博★
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51)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地质综合  1 .海洋地质学
  2 .矿物岩石学
03 地质工程
0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501科学研究院
070900 地质学(学术学位)
01 矿物学 、  岩石学 、  矿床学盛益之    宁    卓★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610)高等数学
4 . (809)综合地质学
矿物学 、  岩石学、
矿床学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基础
02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
08  地球生物学现代古生物学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术学位)
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盛益之    宁    卓★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1)英语(一)
3 . (302)数学(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综合地质学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基础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3 地质工程盛益之    宁    卓★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 (204)英语(二)
3 . (302)数学(二)
4 . (809)综合地质学
矿物学 、  岩石学、
矿床学、地球化学、
地史学 、  构造地质
学  (六选一)
  1 .普通地质学
  2 .实践地质学基础


录取/复试名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