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体育学
第一部分 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
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的形成、发展历程、构成和基本特点,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的关系;运动训练理论的内涵;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
2. 项群训练理论:项群理论的建立、内容及其科学意义;项群的划分及各项群的训练基本特征。
3.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运动员状态诊断和训练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运动员的能力结构模型。
4.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概念以及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与应用。
5.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述(含义和作用);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6. 运动员体能及训练:体能训练的意义、基本要求,身体形态的概念;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等基本素质的概念及其训练。
7.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技术训练常用方法和基本要求;运动技术的评价。
8.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竞技战术的定义和构成,战术的分类;影响竞技战术和战术能力的因素,战术训练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战术方案的制定与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9.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概念和作用;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和常用方法,几种心理现象的克服方法;运动智能的概念、训练方法和基本要求。
10. 运动训练计划:运动训练计划概述,运动训练计划分类;多年训练计划,全程性和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运动训练课时计划与组织。
11.年度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依据、安排特点,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系列的安排和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赛前中短期的训练安排。
参考书:《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
第二部分 户外运动组织与管理(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
1.户外运动基本概念。
2.户外运动的分类与功能。
3.户外运动的管理系统(要素及构成)。
4.户外运动管理过程。
5.户外运动的管理职能。
6.户外运动的管理原理及其管理原则。
7.加强户外运动法制建设的意义与任务。
8.户外运动活动的概念、特征、主要类型以及组织户外运动活动的意义。
9.户外运动活动组织的基本原则。
10.户外运动活动组织的前中后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11.户外教育活动概念、特点及作用。
12.户外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征。
13.户外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4.户外教育活动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基本程序。
15.户外运动竞赛的概念、基本特征与社会价值。
16.户外运动竞赛的过程管理。
17.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概念与性质。
18.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19.户外运动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20.户外运动俱乐部营销的主要内容。
参考书:《户外运动组织与管理》,刘华荣等主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版社,2020年第二版(拟于2020年8月份出版,可先参考第一版本复习)
第三部分 体育概论(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
1.体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2. 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体育的分类;体育的本质与属性;
3. 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概述;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延伸功能;
4. 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5. 体育过程:体育过程概述;体育过程控制;体育过程的类型;
6. 体育手段:体育手段概述;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体育运动项目;
7.体育科学: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
8.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含义;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奥林匹克文化;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9. 体育体制: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体育体制的特点与作用;外国体育体制;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中外体育体制的差异;
10. 体育发展趋势: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从体育全球化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参考书:《体育学概论》,杨文轩、陈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08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