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硕士网

2026考研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援藏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5-11-12 09:03:36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及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协议,2026年中国人民大学继续以单独考试的形式,在西藏自治区定向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

经与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协商,根据西藏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26年中国人民大学援藏计划招生专业为:哲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我校在以上专业设置“援藏计划”方向,请考生在报名时正确选择报考学院、专业及方向,否则报名无效。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毕业后连续工作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

(五)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六)符合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报名程序

(一)报名资格确认

有关报名推荐及资格审查初审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教育厅负责,未经审查通过者,报名无效。

(二)网上报名要求

援藏计划考生,应按照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的要求选择报考点,并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具体报名和确认要求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资格审查

我校和报考点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参加考试。

五、考核程序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251220日至21(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2.初试地点:由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及有关报考点负责安排。

3.初试科目:详见下表。

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援藏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表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哲学院

010100

哲学

112:思想政治理论(援藏计划)

230:英语(援藏计划)

622:中西哲学史

801:哲学专业综合

劳动人事学院

1202Z1

人力资源管理

112:思想政治理论(援藏计划)

230:英语(援藏计划)

330数学(援藏计划经管农类)

803:劳动科学综合

劳动人事学院

120404

社会保障

112:思想政治理论(援藏计划)

230:英语(援藏计划)

636:基础理论

803:劳动科学综合

注:我校在以上专业设置“援藏计划”方向。援藏计划考生报考时须选择该方向。

(二)复试

所有考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复试信息发布:请考生于20263月登录“人大研招网”查询复试基本要求,同时登录所报考院系网站查询复试名单和复试具体办法,按要求支付复试费并下载复试通知。

2.复试时间:20263月。请考生届时请查阅复试通知或所报考院系网站。

3.复试地点:考虑到西藏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院可与考生采取远程视频连接的形式进行复试,具体请届时参见相关学院通知。

4.复试内容:将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全面考查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专业素质、外语水平、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具体考核形式和标准由招生院系确定并在复试前通知。

我校将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复试时须按所报考院系的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不符合有关规定者,我校不予复试、录取。

6.在必要时,我校可再次组织复试。

六、录取程序

(一)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援藏计划招生名额,结合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等方面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援藏计划考生为定向培养,须在被录取前与中国人民大学、用人单位、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二)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查不合格者取消拟录取资格。

(三)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通知拟录取考生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有关安排另行通知。

(四)对符合要求的拟录取考生,我校将于20267开始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学费、学习方式及年限

(一)定向培养,按规定缴纳学费。学费标准为8000/生·学年。

(二)全日制脱产在校学习,按学校规定缴纳住宿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哲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专业基本学习年限均为3

(三)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不转人事关系,不转工资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八、其它

(一)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二)入学报到时,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定对新生的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三)未尽事宜,参照《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如有与教育部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不符之处,以教育部政策为准。

九、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中国人民大学邮政编码: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咨询电话:010-62515340


录取/复试名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