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硕士网-2024考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查询-研硕网

2021考研大纲:北京城市学院《中药专业基础综合》2021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0-09-07 02:08:58  浏览:
考研大纲是规定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今天,研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大纲:北京城市学院《中药专业基础综合》2021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是为招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中药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本科目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本科目适用于参加北京城市学院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题型、分值和考试方式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中药化学》分值为75分,《中药药剂学》分值为75 分,《中药鉴定学》分值为75分,《中药学》分值为75分。

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3.试卷题型

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鉴别题、简答题、论述题、实验设计题及案例分析题。每份试卷涉及其中4个题型。

4.考试时长:三小时

三、考试范围

1.中药化学

第一章  绪论

掌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中药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等概念;

掌握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及作用。

第二章  中药化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常用提取与分离方法。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掌握糖和苷类的结构特征;

掌握糖和苷类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糖和苷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醌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熟悉中药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秦皮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熟悉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熟悉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理化性质;

熟悉苯丙素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黄酮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熟悉黄芩、葛根、槐米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第七章  萜类化合物

掌握萜和挥发油的概念;

掌握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掌握挥发油的理化性质;

掌握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萜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

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三萜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熟悉人参、甘草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和提取分离方法。

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

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掌握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掌握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掌握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甾体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熟悉毛花洋地黄、蟾酥、牛黄所含甾体类成分的提取分离。

第十章  生物碱

掌握生物碱的含义;

掌握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掌握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生物碱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中药;

熟悉麻黄、黄连、洋金花、延胡索、乌头、苦参、防己、马钱子、紫杉所含主要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第十一章  鞣质

掌握鞣质的含义;

掌握鞣质的结构特征;

掌握鞣质的理化性质;

掌握鞣质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熟悉鞣质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

熟悉脂肪酸类成分的结构特征;

熟悉脂肪酸类成分的理化性质;

熟悉氨基酸、蛋白质、酶的重要性质;

熟悉氨基酸、蛋白质、酶的提取与分离;

掌握含硫有机化合物、茋类化合物、矿物药等中药的化学成分及代表中药。

第十三章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了解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意义、研究进展;

了解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中药药剂学

第一章  绪论

掌握中药药剂学的概念、任务和常用术语;

掌握中药剂型的分类及选择原则;

了解国家相关药品标准与法规;现代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制药卫生

掌握制药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灭菌方法和无菌操作;

掌握常用防腐剂性质及应用;

熟悉预防中药制剂污染的措施。

第三章  中药调剂与医疗机构制剂

掌握汤剂、煮散、中药配方颗粒的概念和特点。

第四章  粉碎、筛析与混合

掌握粉碎的目的、方法;筛析的目的、方法;

掌握粉体学的概念与性质,理解其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熟悉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了解常用粉碎与筛析机械的应用特点。

第五章  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掌握浸提原理、影响浸提的因素及常用的浸提方法与选用;

掌握常用分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

掌握常用精制方法与选用;

掌握常用浓缩、干燥方法与选用,影响干燥的因素。

第六章  中药制剂新技术

掌握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熟悉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熟悉固体分散的含义与特点,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和制备方法;

熟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方法;

了解脂质体的概念、特点、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

第七章 中药制剂的包装与贮藏

不作要求。

第八章  浸出制剂

掌握各类浸出制剂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

掌握各种浸出制剂所使用的药用辅料;

了解浸出制剂质量控制。

第九章  液体制剂

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特点和分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

掌握乳剂、混悬剂的制法和影响稳定的因素;

掌握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第十章  注射剂

掌握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

掌握注射用水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

掌握热原的组成、基本性质、污染途径、除去方法及检查方法;

掌握注射剂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和应用;

熟悉输液剂、粉针剂、混悬型注射剂、乳浊液型注射剂、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

了解中药注射剂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一章  散剂

掌握散剂的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

掌握特殊散剂的制备方法;

了解散剂的质量检查。

第十二章  颗粒剂

掌握颗粒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了解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第十三章  胶囊剂

掌握胶囊剂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和制法;

熟悉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第十四章  片剂

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及片剂质量检查方法;

掌握片剂辅料种类、特点与应用;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法,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

掌握片剂包衣目的、种类与方法;

熟悉干法制粒压片法、全粉末直接压片法。

第十五章  丸剂

掌握水丸的赋形剂特点与制法;蜜丸的特点与制法,蜂蜜的选择与炼制;滴丸的特点、原理、基质选择与制备;

熟悉浓缩丸、糊丸、蜡丸的特点与制法;

熟悉丸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标准。

第十六章  栓剂

掌握栓剂的特点、分类,药物吸收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

掌握栓剂基质的种类与特点、栓剂的制法与置换价的计算;

了解栓剂的质量评价、包装与贮藏。

第十七章  外用膏剂

掌握外用膏剂的特点、分类;软膏剂的与制法;橡胶贴膏的组成、基质及制法;黑膏药的基质与制法;

掌握外用膏剂透皮吸收机制与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熟悉软膏剂的质量评价与注意事项;

了解白膏药、凝胶膏剂、糊剂、涂膜剂、贴膏剂的特点、基质与制法。

第十八章  气体动力型制剂

掌握气雾剂、喷雾剂的含义和特点;

熟悉气雾剂的组成和吸收机理;

了解粉雾剂含义、分类。

第十九章  缓控释制剂与靶向制剂

掌握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与释药原理。

熟悉靶向制剂的含义与分类。

第二十章  其他剂型

掌握膜剂的特点和制法;

掌握胶剂的特点、原辅料选择及制法;

熟悉阿胶的制备方法;

了解胶剂的质量要求。

了解丹药、锭剂的含义、特点。

第二十一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掌握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掌握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方法;

熟悉经典恒温法计算药物有效期的方法。

第二十二章  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

掌握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掌握影响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了解药物的转运方式及体内过程。

第二十三章  中药制剂的配伍变化

掌握认识中药制剂体内配伍变化的重要意义;

了解体外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及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内容。

第二十四章  中药制剂的设计

掌握中药制剂的工艺设计;

了解中药、天然药物注册申请分类。

3.中药鉴定学

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章  中药鉴定的发展史

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掌握中药材采收时间确定原则、各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

掌握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方法及目的,了解中药材贮藏的方法。

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

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

了解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及内容。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掌握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50种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黄连、升麻、广防己、防己、木防己、板蓝根、苦参、甘草、黄芪、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龙胆、白前、白薇、徐长卿、丹参、黄芩、茜草、天花粉、党参、木香、川木香、泽泻、川贝母、麦冬、知母、山药、高良姜、天麻、山慈姑)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掌握茎木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8种茎木类中药材(川木通、木通、大血藤、苏木、鸡血藤、通草、小通草、钩藤)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七章  皮类中药

掌握皮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9种皮类中药材(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白鲜皮、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八章  叶类中药

掌握叶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4种叶类中药材(石韦、大青叶、蓼大青叶、番泻叶)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九章  花类中药

掌握花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7种花类中药材(丁香、辛夷、金银花、红花、款冬花、西红花、菊花)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常见伪品。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掌握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16种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五味子、木瓜、葶苈子、覆盆子、苦杏仁、桃仁、枳壳、酸枣仁、小茴香、山茱萸、连翘、栀子、枸杞子、砂仁、豆蔻、益智)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常见伪品。

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掌握全草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10种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麻黄、槲寄生(附:桑寄生)、紫花地丁、金钱草(广金钱)、广藿香、益母草、穿心莲、肉苁蓉、车前草、石斛]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常见伪品。

第十二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掌握藻、菌、地衣类中药材的定义、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7种藻、菌、地衣类中药材(海藻、冬虫夏草、灵芝、云芝、茯苓、猪苓、松萝)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常见伪品。

第十三章  树脂类中药

掌握树脂类中药材的分类、组成及共性特征;

掌握3种类中药材(乳香、没药、血竭)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常见伪品。

第十四章  其他类中药

掌握其他类中药材的分类、组成及共性特征;

掌握6种其他类中药材(冰片、青黛、芦荟、海金沙、五倍子、竹黄)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第十五章  动物类中药概述

掌握动物类中药材的分类及共性鉴别特征。

第十六章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掌握14种动物类中药材(地龙、石决明、全蝎、蜈蚣、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麝香、羚羊角、牛黄、鹿茸)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熟悉这些药材的常见伪品。

第十七章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掌握矿物类中药的基本性质及分类方法;

掌握8种矿物类中药材(朱砂、自然铜、赭石、雄黄、信石、炉甘石、滑石、石膏)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4.中药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了解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中药学的发展历史概况。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及贮藏

熟悉地道药材的含义,不同部位药材的采集时间,中药贮藏与疗效的关系;

熟悉产地与疗效的关系,采集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贮藏养护中药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熟悉中药炮制的含义;

熟悉炮制的目的;

了解常用主要炮制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及内容,四气的含义、具体表述及阴阳属性,五味的含义及阴阳属性,升降浮沉的含义,归经的含义及依据;

熟悉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

熟悉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

熟悉归经的表述方法;

熟悉四气所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五味分别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气味配合的意义、原则及规律,升降浮沉确定依据及所表示的作用,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为何必须与气味、升降浮沉合参,有毒无毒的确定依据及影响因素,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及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有毒无毒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中药中毒的解救原则。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掌握配伍的含义及内容;

熟悉配伍的目的,掌握配伍七情。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掌握用药禁忌的含义及内容,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含义;

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内容。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掌握剂量的含义,常用的给药途径及其对疗效的影响,常用剂型;熟悉公、市制剂量的计算单位及换算;

掌握剂量变化的依据,剂量与疗效的关系,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要求,服药方法。

第八章  解表药

掌握解表药的概念、功能、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生姜、苍耳子、辛夷、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等18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熟悉香薷、藁本、蝉蜕、蔓荆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了解苏梗、生姜汁、生姜皮、浮萍、淡豆豉、木贼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九章  清热药

掌握清热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芦根、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射干、蚤休、白头翁、鱼腥草、贯众、生地黄、玄参、赤芍药、牡丹皮、青蒿、地骨皮等25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熟悉天花粉、竹叶、决明子、苦参、龙胆草、白鲜皮。青黛、穿心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鸦胆子、红藤、败酱、白花蛇舌草、秦皮、椿皮、白蔹、漏芦、紫草、水牛角;白薇、胡黄连等22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了解淡竹叶、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忍冬藤、紫花地丁、野菊花、拳参、半边莲、半枝莲、北豆根、马勃、熊胆、银柴胡、山慈姑、木蝴蝶、肿节风、木芙蓉叶等18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章  泻下药

掌握泻下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大黄、芒硝、甘遂、大戟、巴豆等5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番泻叶、红大戟、牵牛子3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了解芦荟、玄明粉、火麻仁、郁李仁、芫花、商陆等6味药的功效、主治;

了解大戟的品种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掌握祛风湿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独活、威灵仙、秦艽、木瓜、防己、五加皮、桑寄生、白花蛇、马钱子等9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豨莶草、络石藤、徐长卿、海风藤、丝瓜络、雷公藤、狗脊等 7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乌头、草乌、臭梧桐、桑枝、蚕沙、海桐皮、寻骨风、千年见、松节、乌梢蛇等10味药的功效、主治;

了解木防己与汉防己的来源及性能特点,五加皮与刺五加、香加皮的来源。

第十二章  芳香化湿药

掌握芳香化湿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砂仁等4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白豆蔻、佩兰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草豆蔻、草果的功效、主治。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香加皮、车前子、滑石、木通、石韦、金钱草、虎杖、茵陈蒿等11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猪苓、海金沙、萆薢、萹蓄、瞿麦、垂盆草等6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茯苓皮、茯神、冬瓜皮、通草、地肤子、灯心草、冬葵子、关木通、车前草、积雪草等10味药的功效、主治;

熟悉相似药物性能主治的异同点;

了解木通与通草古今名实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

第十四章  温里药

掌握温里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八角茴香、荜澄茄、胡椒的功效、主治。

第十五章  理气药

掌握理气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橘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等8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青皮、化橘红、佛手、乌药、甘松等5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橘红、香橼、荔枝核、青木香、九香虫、大腹皮、柿蒂等7味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六章  消食药

掌握消食药的概述、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莱菔子、山楂、鸡内金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麦芽、神曲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谷芽的功效、主治。

第十七章  驱虫药

掌握驱虫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雷丸、鹤草芽、南瓜子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榧子的功效、主治。

第十八章  止血药

掌握止血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

掌握小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三七、蒲黄、仙鹤草、白及、艾叶等9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大蓟、槐花、苎麻根、茜草、五灵脂、棕榈炭、血余炭、灶心土等8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槐角、景天三七、降香、花蕊石、藕节、炮姜的功效、主治。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刘寄奴、益母草、红花、乳香、牛膝、土鳖虫、孩儿茶、血竭等13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姜黄、泽兰、三棱、没药、桃仁、鸡血藤、骨碎补、穿山甲、水蛭、斑蝥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西红花、川牛膝、虻虫、月季花、苏木、自然铜、王不留行、干漆的功效、主治;

了解刘寄奴的药材品种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半夏、天南星、旋覆花、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海蛤壳、礞石、桔梗、杏仁、苏子、百部、葶苈子等14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白附子、白芥子、竹沥、海藻、黄药子、胖大海、白果、桑白皮、款冬花、紫菀、枇杷叶等11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皂荚、皂角刺、关白附、胆南星、白前、前胡、浮海石、瓦楞子、昆布、洋金花、银杏叶、罗汉果、马兜铃等13味药的功效、主治;

了解二种白附子的药材品种,贝母的药材品种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掌握安神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朱砂、磁石、酸枣仁、远志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龙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珍珠、夜交藤、灵芝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

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全蝎、地龙等9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珍珠母、刺蒺藜、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罗布麻;紫贝齿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掌握开窍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及分类;

掌握麝香、冰片、石菖蒲、蟾酥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苏合香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安息香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掌握补虚药的概念,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山药、刺五加、甘草、鹿茸、蛤蚧、肉苁蓉、淫羊藿、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石斛、枸杞子、龟甲、鳖甲等28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大枣、蜂蜜、鹿角胶、紫河车、冬虫夏草、巴戟天、益智仁、沙苑子、龙眼肉、百合、天冬、玉竹、黄精、女贞子、旱莲草等15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太子参、扁豆、饴糖、仙茅、葫芦巴、胡桃肉、锁阳、韭子、鹿角、鹿角霜、阳起石、桑椹、黑脂麻等14味药的功效、主治;

了解南北沙参及古今太子参的药材品种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掌握收涩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五味子、山萸肉、乌梅、莲子、肉豆蔻、赤石脂、覆盆子、乌贼骨等8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五倍子、浮小麦、诃子、禹余粮、罂粟壳、芡实、桑螵蛸等7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麻黄根、糯稻根须、石榴皮、金樱子、刺猬皮、荷叶等6味药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掌握涌吐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常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瓜蒂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胆矾、藜芦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掌握杀虫止痒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硫黄、雄黄、明矾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熟悉炉甘石、硼砂、蛇床子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大蒜、土槿皮、露蜂房、樟脑功效、主治;

熟悉硫磺、雄黄、硼砂、明矾的炮制意义。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掌握拔毒生肌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升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铅丹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砒石、轻粉的功效、主治;熟悉升药、铅丹、砒石、轻粉的炮制意义。

四、参考书目

中药化学(新世纪第三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第二版),李范珠 李永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药鉴定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学(新世纪第四版),钟赣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原文标题:《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原文链接:http://www.bcu.edu.cn/hwdx/info/1224/1242.htm


以上就是研硕网小编整理2021考研大纲:北京城市学院《中药专业基础综合》2021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考研大纲信息,请持续关注研硕网!

返回顶部